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借竹楼记

徐渭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默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见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以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极于是邻,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西之,而所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云天乎?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凡逐逐然于其可致,而飘飘然于其不可致,以自谓能忘者,举天下之物皆若是矣。非子则吾几不免于敝。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并其邻之竹 稍:略微

B.是邻之竹乎 特:只是

C.龙山子启之 固:本来

D.胡以为 易: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集交游燕笑其中 始吾先大夫之卜居此也

B.自题曰“借竹楼” 方蝉子起四顾

C.他邻之竹 而子固不知

D.如吾子所为借者 龙山子固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有完整情节的寓言故事,作者虚构了龙山子与方蝉子两个人物,并通过对比,借助人物的对话,来表达关于如何看待外物的主题。

B.龙山子的“借”,指的是将身边自己喜欢而无法得到的东西巧妙地加以利用,把它当成自己的。这种“借”,未免偏于狭隘,流于庸常。

C.方蝉子指出,龙山子在对外物的态度上缺少统一的标准,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缚;而龙山子却固执己见,不知检讨、反省自己的错误。

D.本文通过方蝉子之言表达的观点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得到、占有,而应体其意,用其神,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2)以次而极于是邻。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42:47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浙江省台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借竹楼记

徐渭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默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见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以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极于是邻,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西之,而所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云天乎?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凡逐逐然于其可致,而飘飘然于其不可致,以自谓能忘者,举天下之物皆若是矣。非子则吾几不免于敝。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并其邻之竹 稍:略微

B.是邻之竹乎 特:只是

C.龙山子启之 固:本来

D.胡以为 易: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集交游燕笑其中 始吾先大夫之卜居此也

B.自题曰“借竹楼” 方蝉子起四顾

C.他邻之竹 而子固不知

D.如吾子所为借者 龙山子固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有完整情节的寓言故事,作者虚构了龙山子与方蝉子两个人物,并通过对比,借助人物的对话,来表达关于如何看待外物的主题。

B.龙山子的“借”,指的是将身边自己喜欢而无法得到的东西巧妙地加以利用,把它当成自己的。这种“借”,未免偏于狭隘,流于庸常。

C.方蝉子指出,龙山子在对外物的态度上缺少统一的标准,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缚;而龙山子却固执己见,不知检讨、反省自己的错误。

D.本文通过方蝉子之言表达的观点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得到、占有,而应体其意,用其神,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2)以次而极于是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借竹楼记  徐渭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

本题关键词:文竹,记叙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楼面梁,楼地面面层,阅读训练,阅读中枢,岳阳楼记,地下文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