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赵盾、士季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犹不改。赵盾骤谏,公恶之,使鉏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伞,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獒,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赵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为公甲,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赵盾未出境而反。大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赵盾,晋国正卿。士季,名会,晋国大夫。下文中的鉏麂.提弥明.灵辄.赵穿均为人名。②三进:向前走了二次。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③为公甲:做了晋灵公的武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鲜有终 克:能够

B.其右提弥明知之,登 趋:奔向

C.提弥明之 死:为……死

D.书法不 隐:隐讳

2.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赵盾是“古之良大夫”的一组是 ( )

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②犹不改,赵盾骤谏

③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④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⑤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⑥赵盾未出境而反

A.②③⑤B.①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⑥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士季等人对晋灵公不行君道感到忧虑,决定进谏。士季进谏时,引用经典,希望晋灵公能改过向善,以对国家有利。

B.提弥明发现晋灵公的阴谋后,以遵守君臣之礼为由让赵盾离开。晋灵公唤出猛犬去咬赵盾,企图置赵盾于死地。

C.赵盾在首山打猎时救济了灵辄。后来,在晋灵公谋害赵盾时,灵辄知恩图报,倒戟抵御晋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得以脱险。

D.孔子欣赏董狐,肯定他是一个良史;但又认为赵盾不应该蒙受弑君的恶名,对他的遭遇寄予同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2)食之,舍其半。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38:54 免费下载:《2010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赵盾、士季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犹不改。赵盾骤谏,公恶之,使鉏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伞,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獒,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赵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为公甲,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赵盾未出境而反。大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赵盾,晋国正卿。士季,名会,晋国大夫。下文中的鉏麂.提弥明.灵辄.赵穿均为人名。②三进:向前走了二次。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③为公甲:做了晋灵公的武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鲜有终 克:能够

B.其右提弥明知之,登 趋:奔向

C.提弥明之 死:为……死

D.书法不 隐:隐讳

2.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赵盾是“古之良大夫”的一组是 ( )

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②犹不改,赵盾骤谏

③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④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⑤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⑥赵盾未出境而反

A.②③⑤B.①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⑥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士季等人对晋灵公不行君道感到忧虑,决定进谏。士季进谏时,引用经典,希望晋灵公能改过向善,以对国家有利。

B.提弥明发现晋灵公的阴谋后,以遵守君臣之礼为由让赵盾离开。晋灵公唤出猛犬去咬赵盾,企图置赵盾于死地。

C.赵盾在首山打猎时救济了灵辄。后来,在晋灵公谋害赵盾时,灵辄知恩图报,倒戟抵御晋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得以脱险。

D.孔子欣赏董狐,肯定他是一个良史;但又认为赵盾不应该蒙受弑君的恶名,对他的遭遇寄予同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2)食之,舍其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赵盾、士季①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

本题关键词:晋文公,利君牌灵芝红曲胶囊,利君牌灵芝红口服液,不成文法,制君灵(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不老草牌灵杞芪茶,君本佳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东晋,完美牌参灵胶囊,维晋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