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曰: “何为乃尔?"阜曰: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__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一:统一,一致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留参军事 表:上表

C.太祖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 善:认为……对

D.阜内有超之志,而未得其便 报: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 资政殿学士行

B.马超战败渭南也 公子闻,往请,欲厚遗

C.使从弟岳城上作偃月营 赵尝五战

D.袁公宽不断 缇骑按剑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__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37:02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高三年级测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曰: “何为乃尔?"阜曰: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__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一:统一,一致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留参军事 表:上表

C.太祖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 善:认为……对

D.阜内有超之志,而未得其便 报: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 资政殿学士行

B.马超战败渭南也 公子闻,往请,欲厚遗

C.使从弟岳城上作偃月营 赵尝五战

D.袁公宽不断 缇骑按剑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__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

本题关键词:5-氨基水杨酸,字文恺,安全使用许可证,人字形,工字形截面,水杨酸盐定标液,文字传播,文字教材,文字部分,文字训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