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凤呜驿记

苏轼

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求于馆人,既入,丕互居而出,次于逆旅。其后六年,为府从事。至数日,谒客于馆,视客之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将去,既驾,虽马亦顾其皂而嘶。余召馆吏而问焉。吏日:“今太守宋公之所也。自辛丑八月而公始至,既至逾月而兴功,五十有五日而成。用夫三万六千,木以根计,竹以竿计,瓦甓(pì砖)、坯、钉各以枚计,秸以石计者,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一有八。而民未始有知者。”余闻心善之。

其明年,县令胡允文具石请书其事。余以为有足书者,乃书曰: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使人而皆喜从事,天下何足治欤。后之君子,常有所不屑,使之居有所不屑,则躁,否则惰。躁则妄,惰则废,既妄且废,则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出于此,而不足怪。今夫宋公计其所历而其勤,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而犹为此官哉。然而未尝有不屑之心。其治扶风也,视其卼臲(wù niè,惶惶不安)者而安之,求其蒙茸者而疏理之,非特传舍而已,事复有小于传舍者,公未尝不尽心也。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尝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诗》日:“岂弟(和乐平易)君子,民之父母。”所贵乎“岂弟”者,岂非以其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欤?夫修传舍,诚无足书者,以传舍之修,而见公之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者,则是真足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于馆人 舍:住宿

B.太守宋公之所也 新:重新修缮

C.计其所历而其勤 累:劳累

D.视其卼臲者而安之 植:通“置”,安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余召馆吏而问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①余闻心善之 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聆之

C.①天下何足治欤 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D.①以传舍修 ②舆薪不见

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属于作者直接称颂宋公的一项是 ( )

①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

②余闻而心善之

③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

④未尝有不屑之心

⑤视其虺熊者而安植之

⑥公之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考取功名后曾几次来到驿站,驿站变化之大,令作者惊叹不已。作者在拜会客人之后准备离开,车驾准备好了,马却回望着马厩嘶鸣,舍不得离开。

B.文章对扶风郡守宋,充满赞誉,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更为重要的是他干事而不扰民。

C.文章用驿站前后变化之大、古今君子行事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郡守宋公的业绩和高尚品德。

D.本文构思独特,名为驿站写记,意却不在驿站本身,实则以小见大,从驿站的变化着笔,落实到为人为官之道。

5.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入,不可居而出,次于逆旅。

(2)使之居其所不屑,则躁,否则惰。

(3)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37:13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江西省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凤呜驿记

苏轼

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求于馆人,既入,丕互居而出,次于逆旅。其后六年,为府从事。至数日,谒客于馆,视客之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将去,既驾,虽马亦顾其皂而嘶。余召馆吏而问焉。吏日:“今太守宋公之所也。自辛丑八月而公始至,既至逾月而兴功,五十有五日而成。用夫三万六千,木以根计,竹以竿计,瓦甓(pì砖)、坯、钉各以枚计,秸以石计者,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一有八。而民未始有知者。”余闻心善之。

其明年,县令胡允文具石请书其事。余以为有足书者,乃书曰: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使人而皆喜从事,天下何足治欤。后之君子,常有所不屑,使之居有所不屑,则躁,否则惰。躁则妄,惰则废,既妄且废,则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出于此,而不足怪。今夫宋公计其所历而其勤,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而犹为此官哉。然而未尝有不屑之心。其治扶风也,视其卼臲(wù niè,惶惶不安)者而安之,求其蒙茸者而疏理之,非特传舍而已,事复有小于传舍者,公未尝不尽心也。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尝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诗》日:“岂弟(和乐平易)君子,民之父母。”所贵乎“岂弟”者,岂非以其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欤?夫修传舍,诚无足书者,以传舍之修,而见公之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者,则是真足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于馆人 舍:住宿

B.太守宋公之所也 新:重新修缮

C.计其所历而其勤 累:劳累

D.视其卼臲者而安之 植:通“置”,安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余召馆吏而问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①余闻心善之 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聆之

C.①天下何足治欤 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D.①以传舍修 ②舆薪不见

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属于作者直接称颂宋公的一项是 ( )

①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

②余闻而心善之

③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

④未尝有不屑之心

⑤视其虺熊者而安植之

⑥公之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考取功名后曾几次来到驿站,驿站变化之大,令作者惊叹不已。作者在拜会客人之后准备离开,车驾准备好了,马却回望着马厩嘶鸣,舍不得离开。

B.文章对扶风郡守宋,充满赞誉,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更为重要的是他干事而不扰民。

C.文章用驿站前后变化之大、古今君子行事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郡守宋公的业绩和高尚品德。

D.本文构思独特,名为驿站写记,意却不在驿站本身,实则以小见大,从驿站的变化着笔,落实到为人为官之道。

5.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入,不可居而出,次于逆旅。

(2)使之居其所不屑,则躁,否则惰。

(3)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凤呜驿记  苏轼  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求舍于馆人,既入,丕互居而出,次于逆旅。其后六年,为府从事。至数日,谒客

本题关键词:苏轼,记叙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申请文件,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邮驿,苏醒完全,原始发展阶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