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句诗不是起“兴”的作用()。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下列各句中,解释不正确的句子是:( )
A:《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次于陉。”“次”的意思是“临时驻扎”。 B:《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引”的意思是“开弓”、“拉弓”。 C:《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解”用的是本义。 D:《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三后”指古代最著名的三位皇后。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惟草木之零落兮 B:帝高阳之苗裔兮 C:朝搴阰之木兰兮 D:及前王之踵武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惟草木之零落兮 B:帝高阳之苗裔兮 C:朝搴之木兰兮 D:及前王之踵武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昔三后之纯粹兮 B:夫唯捷径以窘步 C: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D:路幽昧以险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离骚》(节选)
12.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前王之踵(zhǒng)武 及:赶上
B.指九天以为正兮 正:作证
C.夫唯灵修之故也 故: 缘故
D.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难:难过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离骚》(节选)中,作者在诗歌开篇突出了他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其作用是表现出作者出身高贵,楚国是他的祖国,爱国是他的本分。
B.诗篇中,“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这几句显示了屈原明知犯颜直谏是要触怒君王的,但他为了国家抛弃了顾虑,表明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节操。
C.《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现实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D.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15.对文中画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渔父》
A.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B.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C.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D.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2.D
13.C
14.(1)生父观察我出生的气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我。为我取名叫正则,取表字为灵均。(2)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已经遵循正道而找到治国的途径。那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行啊,只因贪走邪道而寸步难行。
15.B
【解析】
12.难:以……为难
13.是浪漫主义。
14.重点词语:“锡”“锡余以嘉名”“名”“字”“而”“以”“猖披”“捷径”。
15.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6、 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鸿门宴》 司马迁)
7、 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 《兰亭集序》)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________,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 《兰亭集序》)
9、 归去来兮!______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惘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陶潜《归去来兮辞》)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潜《归去来兮辞》)
6. 其意常在沛公也。
7. 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8. 因知死生为虚枉,齐彭殇为妄作。 叙时人。
9. 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10. 舟逸逸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之易安。
解析:
无
默写(13分)
(1)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2)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3)桑之落矣,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
(4) 。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5)固时俗之工巧兮, 。背绳墨以追曲兮, 。
(6)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发尽上指冠。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
(3)其黄而陨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5)规矩而改错 竞周容以为度
(6)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