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与徐公孰美?
(浙江丽水)
(二)(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暮寝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 (4分)(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语段,完成1—4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2.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于厅事之东北角,旋八尺屏障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长,此指身高 (2)如 (3)偏爱 (4)受蒙蔽
2.D
3.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示例1: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
示例2:齐威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对下列划线词的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②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④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剧组挑选女主角十分苛刻: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但又不能太高;脸要白,但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但又不能太红。 B: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C: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D:另据有关医疗机构调查,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节选自《百科知识》2004.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 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B: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底下“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代句法相同。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合规范的一项:( )
A:在那边黑糊糊的丛林上,天际朦胧地发亮……这是什么?火灾吗?……不,这是月亮正升起。 B:去上海,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C: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底下“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代句法相同。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B:28日上午,被称为“长江第一隧道”的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的规模和投资有多大,建成后将发挥哪些作用?为什么不在长江上造桥,而是在江底挖隧道?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的专家。 C: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法方面, 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一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 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 C:上个世纪加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先后在世界一些角落出现。这些论调的目的只有一个:丑化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崛起。 D:《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 “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 ,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