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孟子·离娄下》),一家一族的兴衰荣枯,一朝一代的兴旺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D:“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厉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__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C: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D:“别胡说八道啦,”他又嚷起来:“醒着,掌好舵。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2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国内某航空公司宣布将于明天(以出票日期为准)起,上调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B:亚冠决赛前期,一位俱乐部高层在被记者问到“恒大模式是什么”时,沉思良久后说,“其实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恒大模式。” C: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D:李白诗的中的“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一水牵愁万里长(《横江词》)”。

6.下列句子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天夜里,她忽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B: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zōng jiāo 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构成了基础。 C:大师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虽百字乃至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D:女工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是绝望,还是濒临死亡的挣扎?她们颤抖着,是恐惧,还是寒冷?她们能做的只有紧闭双眼,紧咬嘴唇,默默祈祷。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B:“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小说家不可能把他所欲诉之怀全然写下,而一个好的结构是一个合适的“容器”,能够把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 C:《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场景描写,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天果园的丰收景象:有色泽,有声音,有气味,将我们一下子带入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当中。 D:墨子的主__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14.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C: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A: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12月11日《京华时报》)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文艺部 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光明微博微小说大赛》,于3月1日开始征稿。 D: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