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主编是()
A:南怀瑾 B:王国维 C:马一浮 D:王力
在古代汉语中“干”的本义是
现代汉语的声调是由古代汉语声调发展来的,古代汉语的四个调类的调值与现代汉语四
个声调的调值基本相同。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中,跟古代 ‘之’字大致相当的 ‘的’字,被认为是介词(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1956年版)”是不恰当的 (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 B: 凭着坚定不拔的毅力,他成为能诗、能画、能写、和能制印的大艺术家。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 王老师走进高三(2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中,跟古代‘之’字大致相当的‘的’字,被认为是介词(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1956年版)是不恰当的”(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 B:60辆游行彩车,直径40米、高14.9米的“普天同庆”巨型花篮花坛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车、拍美景,重温国庆庆祝活动的欢乐和激情。 C: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证明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 D:礼的公正性体现在社会个体成员身上便是义。孟子认为,义与仁不同,“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它是一种外在表现,正是它,决定着社会个体成员对礼的遵循。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讲述一件事,希望人了解;阐述一道理,希望人明白;提出一请求,希望人应允,交际总是有目的的。 B:思维速度大大超过言语表达的速度,因此思维时语言一般呈现为简约的、破碎的、零乱而跳跃的――它来不及形成完整的句子,也往往来不及处理语句间的逻辑联系。 C: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中,跟古代 ‘之’字大致相当的 ‘的’字,被认为是介词(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1956年版)”是不恰当的 (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宋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的一段,那时就知道月球比大地寒冷,真是件了不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