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眇倡传
吴倡有眇一目者①,贫不能自赡。乃计谋与亲游京师。或止之曰:“倡而眇,何往而不穷。且京师天下之色府也,美眄巧笑,雪肌而漆发,曳珠玉,服阿锡②,妙弹吹,籍于有司者以千万计。使若具两目, 犹恐往而不售, 况眇一焉?其瘠于沟中必矣!”倡曰:“谚有之:‘心相怜,马首圆。’以京师之大,是岂知无我俪者?”遂行。抵梁,舍于滨河逆旅。
居一月,有少年从数骑出河上,见而悦之。为解鞍留饮燕,终日而去。明日复来,因大嬖,取置别第中。谢绝姻党,身执爨以奉之。倡饭,少年亦饭;倡疾不食,少年亦不食。嗫嚅伺候,曲得其意,唯恐或不当也。有书生嘲之曰:“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乃从相矢者处乎③?”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还视世之女子,无不余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
赞曰:前史称刘建康嗜疮痂④,其门下二百人,常递鞭之,取痂以给膳。夫意之所蔽,以恶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
[注释]①眇:一只眼睛瞎。②阿:细缯;锡:通,细布。③相矢:发箭时用一目瞄准。因以喻眇一目者。④刘建康:名穆之,官至尚书右仆射,此人嗜痂成癖,事见《南史》本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贫不能自赡 赡:丰富
B.抵梁,舍滨河逆旅 舍:住宿
C.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 意:料想
D.其门下二百人,常递鞭之 递:逐个
2.下列不能说明少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一项是 ( )
A.见而悦之,为解鞍留饮宴B.美眄七笑,雪肌而漆发
C.谢绝姻党,身执爨以奉之D.嗫嚅伺侯,曲得其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地有一个倡伎,家里贫穷,就想着和母亲去京城
B.有人出言制止,认为瞎了一只眼睛的倡伎在京城肯定没有市场。
C.有一个少年十分喜欢这个倡伎,甘心为她做许多事情。
D.这个少年的行为受到作者由衷的称赞。
4.将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若具两目,犹恐往而不售,况眇一焉。
译文:
(2)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
译文:
(3)夫意之所蔽,以恶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