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日:“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日“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日:“唐武后何如主?”对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日:“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日:“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日:“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日:“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日:“然则公当得罪。”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日:“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

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

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鞠于外家 孤: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宗道 易: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帝行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之 折: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宗道请面论事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对,自讼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宗道方自酒肆来

鸷鸟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D.宗道曰:“第实言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之兴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品德的一组是 ( )

①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②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③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④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⑤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A.②④⑥B.③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

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26:16 免费下载:《2011届山东省莱芜二中高三年级复习诊断性检测(一)》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日:“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日“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日:“唐武后何如主?”对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日:“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日:“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日:“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日:“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日:“然则公当得罪。”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日:“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

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

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鞠于外家 孤: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宗道 易: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帝行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之 折: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宗道请面论事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对,自讼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宗道方自酒肆来

鸷鸟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D.宗道曰:“第实言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之兴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品德的一组是 ( )

①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②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③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④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⑤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A.②④⑥B.③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

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

本题关键词:成人语言,人行道路面,人文主义思想家,成人语言形成,小儿阅读障碍,人文因素,人文技能,人类文化,人文常识,查阅文献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