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内文言文(10分,每题2分)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2分)

A.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舍:释放

B.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独:却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应当

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侈:奢侈

8.下列句屮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王无导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 打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C.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抑为釆色不足视于目与

D.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9.下列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B.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A. 欲辟土地,朝秦楚

A. 莫春者,春服既成

10.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 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A.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因”字相同

B.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C.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

D.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因”字不同

1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王见之,曰:“牛何之?” B.臣未之闻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何由知吾可也

 (9.)D8. B 9.C 10.D

11. C

21.文言文翻译12分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分)

即使又晒干了,不再挺直的原因,是烘烤使它这样的。3分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

3、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相仿,懂得知识相近,以地位低的人为师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阿谀。一句一分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关键是理解,这理解包括句式的理解,关键实词的理解。第一句从句式上来看为判断句,翻译应体现出这一句式的特点;“槁暴”“挺”和“糅使之然”都是翻译的关键,应正确理解;第二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句序;句中的“上”“下”与“一”都是词类活用;第三句主要是关键实词的理解,“位卑”地位低的人,“官盛”地位高的人;“羞”,意动用法,以……为羞,感到羞耻;“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省略句,以地位低的人为师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阿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下列加点字与“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受业解惑也 B:其闻也亦先乎吾 C: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也 D:吾师

14.下列句子中的画横线词语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吾尝终日而思矣

12.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不拘于时 B:学于余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与下列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而耻学于师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0.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其出人也远矣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9.下列各句中的“焉”的意义和用法与“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同的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B:圣心备焉 C:或师焉,或不焉 D:蛟龙生焉

8.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 不拘于时 B:善假于物也 于其身也 C:而青于蓝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学于余 其皆出于此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