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题

(09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__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解析:

第一问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特殊词,还可以活用词语。

第一问:“炼字”, 提问方式: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甲诗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第二问:第二问:赏析“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标签】诗歌鉴赏

填空题。

⑴瑞珏的产期临近了,高老太爷的灵柩还停在家里。高家的长辈决定把瑞珏迁到城外,以免“ ”。最后,瑞珏因难产而死。(《家》)

⑵欧也妮把叔叔欠的钱连本带利都还清了,最终答应嫁给特·篷风先生,但前提是允许她 。(《欧也妮·葛朗台》)

⑶桑丘·潘沙是个又矮又胖的农民。他骑了一匹自家的驴跟随堂吉诃德出行。堂吉诃德答应将来封他做 。(《堂吉诃德》)

⑷诗人甘果瓦误闯圣迹区,情急之中,爱斯梅拉达挺身相助,两人 ,甘果瓦躲过一劫。(《巴黎圣母院》)

⑸沙俄时期,政府通过官方zōng jiāo dōng zhèng jiāo 严格控制老百姓的zōng jiāo 信仰。有个村子的村民因为聚在一起读《 》,结果被判了流刑。(《复活》)

⑴血光之灾        ⑵保持贞洁       ⑶海岛总督

⑷摔罐成亲        ⑸《福音书》


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写这首词的人物是( )。

A:晁盖 B:宋江 C:林冲 D:武松

我国古代作品中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的作品是( )

A:《窦娥冤》 B:《孔雀东南飞》 C:《桃花扇》 D:《西厢记》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句)。

(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杜牧《阿房宫赋》)

(4)星垂平野阔, 。 ,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5)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5分)(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毁于随  (3)旌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5)又岂在朝朝暮暮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耳得之而为声, ,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⑵ , ,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⑶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⑷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⑸ 。独上高楼, 。 (晏殊《蝶恋花》)

(1)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6分)


解析:

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国策》——战国——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国别体 B:《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新格律诗——现代 C:《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左传》——纪传体 D:《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呐喊》——散文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第二节“蓓蕾”这个比喻的含义可理解为.“蓓蕾”充满希望等待开放,“默默”使等待略显孤独,思念就是团聚的等待,“蓓蕾”形象地表现了包含着热切等待和深切希望的思念。 B:第三节表达了深沉缠绵辽远悠长的思念深藏在人们的内心的意思。 C:一二届的意象描写营造了浓浓的思念氛围,让读者情感上被打动。全诗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用了挂图、代数、独弦琴、檐雨和桨橹等意象 D: 挂图可感美难触形,代数能晓情而无觅解,弦有音而独响,雨如珠而无线,桨橹靠近岸却不能抵岸。它们都是可以感受却不能明确、无法实现,正好传达了思念的深沉难消,缠绵难了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从石楼、石壁来邓尉山中

清 郑文焯①

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注】①郑文焯字小坡,一字叔问,号大鹤山人,旅食苏州,为巡抚幕客,四十余年。

(1)本词上片写景具有特色,请从动静、色彩两方面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本词写景叙事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动静:静景有山峦叠翠、树木葱茏;动景有天气时晴时雨,烟雾漂浮,湖水荡漾,空中白云闲飘,飞鸟盘旋。(2分)色彩:梅子半青半黄,明暗相间。(1分)

(2)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思想感情。(2分)作者写闲散左右漂浮的云彩,高空轻快飞翔的鸟,象征着对自由闲适的追求;(1分)采摘林果,不问价钱,花香四溢,不求知名,自甘寂寞,与世无争。(1分)


解析:

《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态度。试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__,违心应允。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零落成泥”;觉民吸取他的教训,大胆逃婚了,他自己余痛未消,却迫于压力四处奔走寻找,不惜求助于觉民的恋人琴表妹,要觉民屈服,为的是不失这个家的“体面”;他明知没有鬼,可为了表示“孝”心,在端公捉鬼时,也跟着凑热闹;当陈姨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也竟屈从于这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