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 乙—喜结良缘 丙—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 乙—金榜题名 丙—喜结良缘 C:甲—乔迁新居 乙—喜结良缘 丙—金榜题名 D:甲—喜结良缘 乙—乔迁新居 丙—金榜题名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为何古人认为丹顶鹤只栖息在高洁之地?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鹤是高贵的。 B: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神奇的寂静之中,谁能说这片刻就不是永恒? C:难道没有人听到过秋天豆荚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D:如果不走进呼伦贝尔,怎么能体味出那草原牧歌中的蓬勃豪迈之气?

7.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 C: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 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

7.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B: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C: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D: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垄自生愁。

22.下面是一幅春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2分)

东风轻拂千山绿,

示例:春雨柔润万象新(对仗1分,平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下列各诗句中,运用通感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B: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7.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8.指出下面的古诗所咏的是哪个传统节日。(2分)

⑴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

⑵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

(1)冬至   ⑵端午

【解析】

试题分析:抓关键词语,“寒衾”说明是冬季,“最长夜”是一年中夜最长的一天,也就是冬至。“艾符、蒲酒”都是端午节的习俗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

A: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B: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C: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D:人影独立不随桥边流水去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孤眠枕上梦魂回到故乡来

10.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屋瞻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千里之外》) B: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花恋蝶》)) 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笑傲江湖》) D: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春姑娘的相思》)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