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多给自己取名“某某居士”。下列居士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香山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 白 B:东坡居士—苏 轼 淮海居士—秦 观 C:六一居士—欧阳修 柳泉居士—蒲松龄 D:易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李清照

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B:戏剧语言指的是剧本中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C: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所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现代戏剧是在古代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6分)(只选3小题)(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每小题2分)


解析: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②为国以礼, ,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司马迁《鸿门宴》)

⑤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⑥日星隐曜,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pú sà 蛮》)

①夙兴夜寐 

②其言不让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越国以鄙远

⑤润物细无声 

⑥山岳潜形 

⑦泪痕红挹鲛绡透 

⑧青山遮不住


解析: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及一段课外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盍彻乎?”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008年7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税收迭32 553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 135亿元,增长27.3%。相对于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长数字(10%左右),这两个30%左右的增长,不能不令人忧心。(“纳税人俱乐部”)

(1)用尽可能简洁的字眼概括“有若”的观点。

______

(2)第二段材料“忧心”什么?这份“忧心”和“有若”的观点有联系吗?

______

______

(1)藏富于民(或“民富国安”“以民为本”等)

(2)材料忧心的是税率过高,税赋过重。材料和有若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过重的税赋好比竭泽而渔,会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应该减轻税赋,藏富于民。


解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文体名,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奏疏,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C:柳宗元,祖籍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所以又被称为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文章富于变化,语言晓畅,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则清新 豪健,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②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 ③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 ④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A:王 维 蒲松龄 杜 牧 贾 谊 B:王昌龄 苏 轼 杜 牧 屈 原 C:王 维 苏 轼 杜 甫 贾 谊 D:王昌龄 蒲松龄 杜 甫 屈 原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收入了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小说,其中有《一件小事》《故乡》《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等。 B:《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揭露封建礼教对年轻人的摧残和__,梅、鸣凤就是遭受封建礼教__的两个不幸的女性。 C:《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在创作上坚持忠实于客观的原则,以明确生动的语言和简洁凝练的笔法进行冷静而客观的叙述,形成一种含蓄而内涵深刻的风格。 D:《欧也妮·葛朗台》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他是金钱的奴隶,为了财产剥夺女儿的遗产继承权,迫使她流落他乡,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E.《雷雨》叙述的故事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恩怨和感情纠葛,其主要矛盾和感情冲突集中在周朴园和鲁侍萍身上。

简答题

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将计就计三气周瑜,请概括其中一个故事的相关情节。

⑵《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①一气周瑜:周瑜设诈亡之计,骗曹军前来劫营。诸葛亮乘隙派赵云等轻取南郡、荆州等地。周瑜气得金疮迸裂。

②二气周瑜:周瑜以孙权之妹(孙尚香)行美人计,想借此囚禁刘备索讨荆州。诸葛亮设锦囊妙极,使周瑜弄假成真,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金疮迸裂,倒地不省人事。

③三气周瑜:周瑜设计假言出兵取西川来换荆州,想借机夺取荆州(设“假途灭虢”之计)。诸葛亮将计就计,设伏大败吴军。气得周瑜箭疮复裂,坠落马下,以致长叹而亡。

评分建议:周瑜的计策,2分;诸葛亮的计策,2分;结果,1分。

(2)(5分)这句个性化的独白表现了哈姆雷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2分),显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1分),体现了哈姆雷特精于思想疏于行动、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2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