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诗句中的地名一共涉及中国七大文化古都中的()
(1)唐代李嘉佑的诗句:“长安带酒别,建业候潮归”;
(2)唐代杜甫的诗句:“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
(3)宋代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酒经》的第一篇文章是()
A:醉乡记 B:醉翁亭记 C:醉花香 D:五柳先生传
商法的内在衍生逻辑是()
A:制度构成-追求利润-面临风险-设法避险 B:面临风险-制度构成-设法避险-追求利润 C:追求利润-面临风险-设法避险-制度构成 D:面临风险-制度构成-追求利润-设法避险
默写古诗文
①转觉鸬鹚毛色下, 。
临风一唳思何事, 。 (白居易《池鹤》)
② 翅湿沾微雨, 。 (葛天民《迎燕》)
③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忽见陌头杨柳色, 。 (王昌龄《闺怨》)
⑤淮南秋雨夜, 。 (韦应物《闻雁》)
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林则徐 自题联)
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略
五月槐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分子在 ,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
解:五月槐花盛开,花朵的芳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动能就越大,运动就越快.
故答案为: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曹操曾作诗《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的儿子曹植也在诗中写道:“步登北芒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 )
A:战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三国鼎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1)枉用相存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有暗香盈袖 (4)任重而道远 (5)宠辱偕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
(2)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4)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十则)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
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6)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
寺夜游》)
(1)枉用相存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有暗香盈袖
(4)任重而道远 (5)宠辱偕忘 (6)庭下如积水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