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滕王阁位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在今天的哪个省()

A:江西 B:湖南 C:湖北 D:江苏

滕王阁由唐洪州都督、李渊之子滕王______所建。

【 再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孔雀东南飞》 (拜两拜,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项脊轩志》 (数词,两次) C: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再次) D: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 《论毅力》 (第二次)E.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第二次)F.一弹再三叹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再三:屡次,多次)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滕王阁之殇程维如果以青云谱为视角,在南昌从文化意义上能与之相对的只有滕王阁。从地标意义上说,滕王阁之于南昌,相当于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

为什么?谁都知道现在的滕王阁是一堆钢筋水泥,是一个空壳,然而它的存在价值却在于它具有使世人对已往文化的发生或流逝产生某种追忆的价值。也就是说它尚能帮助人们在想象中完成对往昔文化的重返与凭吊,从而令它行使着不仅是纪念碑的意义。

当然没有必要将南昌家门口的滕王阁,与远在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提并论,其实没有可比性。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Eiffel)是一座1889 年建成的位于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因而它是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滕王阁是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发达时期的产物, 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 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 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人所熟知的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一篇駢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重建共达29次,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

滕王阁似乎有一种超强的叙事功能,无论阁存阁毁,它仍然在叙事,在水天相接的空白里虚构着忧郁的辉煌。如果恰巧有孤鹜划过,那或许是神的笔在书写无字之书。

也就是说,南昌滕王阁的历史有1300多年,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历史还不如它的零头。但是现存的滕王阁建于1989年,仅仅存世21年,勉勉强强也只相当于埃菲尔铁塔的另一个零头。所以如果它们之间按存世的年头来形成一种对话,将是无比奇妙,且充满玩味的。谁都可以高谁一头,谁也都比对方矮一截,里面充满反讽与悖论。然而,它们确确实实都是名胜,纵向看滕王阁远比埃菲尔铁塔的时间要长,横向看必须承认埃菲尔铁塔在全世界的名声远比滕王阁广,其游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去巴黎的理由之一就是登埃菲尔铁塔,这是必须身体力行的,除此,他们与该塔不会发生任何关系。因此,人们会把埃菲尔铁塔当作幽会的情人。而滕王阁则不能,其历史虽久,但远没有世界闻名,不太可能会令远在非洲的人也想来南昌登滕王阁。其知名范围大都限在华人以内,前提是他们读过唐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能力存在的普遍性缺陷。而且,纵然有人慕名来了,他们面对的是一座落成才只21年的钢筋水泥仿古建筑,还是滕王阁1300多年的历史?反之埃菲尔铁塔只向人们提供一次性消费的游历经验,其存世价值便可宣告完成。

(有删改)

(1)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认为南昌滕王阁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相比, 除建筑风格外,其他都没有可比性。

B.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所以全世界的人慕名而来,它是法国的一个重要景点和标志。

C.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重建共达29次,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因此现在的滕王阁其实并非1300多年前的建筑。

D.滕王阁和埃菲尔铁塔确实都是名胜,但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它们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 但必须承认埃菲尔铁塔名声远比滕王阁广。

E.滕王阁有一种超强的叙事功能,即使被毁坏, 它也仍然在叙事,在水天相接的空白里虚构着忧郁的辉煌。

(2)作者认为滕王阁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3)作者第四段引用滕王阁的修建历史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滕王阁和埃菲尔铁塔相比有什么缺陷? 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进行输出?请简要分析。

(1)C.D。

(2)滕王阁现在虽只是一个空壳,但具有使世人对已往文化的发生或流逝产生某种追忆的价值;帮助人们在想象中完成对往昔文化的重返与凭吊,使它行使着不仅是纪念碑的意义。

(3)①表达滕王阁修建于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发达的时期, 历史悠久,与埃菲尔铁塔形成对比;②充实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历史文化底蕴;③引出下文滕王阁叙事功能及中国传统文化输出能力等的有关议论。

(4)滕王阁虽然比埃菲尔铁塔历史长,但是名声却比不上埃菲尔铁塔,因为埃菲尔铁塔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地宣传;还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好的方式。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项“除建筑风格外”于文无据;B项全世界的人慕名而来的原因并没有埃菲尔铁塔的命名;E项“滕王阁有一种超强的叙事功能”错,原文是说“滕王阁似乎有一种超强的叙事功能”。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A项“除建筑风格外”于文无据;B项全世界的人慕名而来的原因并没有埃菲尔铁塔的命名。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本题的有效区间主要集中在第二段,根据第二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就可以得出两个答案要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滕王阁的文化意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内容主要集中在文本第二节,“是一个空壳,然而它的存在价值却在于它具有使世人对已往文化的发生或流逝产生某种追忆的价值。也就是说它尚能帮助人们在想象中完成对往昔文化的重返与凭吊,从而令它行使着不仅是纪念碑的意义”,分条概括即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把握的能力。回答本题需要回答内容方面的作用,还要回答结构方面的作用。引用滕王阁的修建历史,主要交代滕王阁修建时间长,能够增加历史底蕴;从结构上来看,是后面议论的基础,所以有引出下文议论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考查对文章结构把握的能力。如果以青云谱为视角,在南昌从文化意义上能与之相对的只有滕王阁。回答本题需要回答内容方面的作用,还要回答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引用滕王阁的修建历史,主要交代滕王阁修建时间长,能够增加历史底蕴;从结构上来看,是后面议论的基础,所以有引出下文议论的作用。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问题探究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可以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根据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埃菲尔铁塔的优势在于其远播世界的声名。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理解滕王阁和埃菲尔铁塔相比的缺陷,答题时首先立足文本,然后筛选信息,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地宣传;还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好的方式。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劝学》)

(4)子曰:“夫仁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十则)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全做按前3题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对高考必考篇目的默写考查。考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3)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然力足以至焉,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多选只按前5题计分)(10分)

(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3)积雨空林烟火迟, 。漠漠水田飞白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5) ,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6) 于是予有叹焉。 ,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王维《观猎》)

11.(1)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蒸藜炊黍饷东菑   阴阴夏木啭黄鹂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门衰祚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写对一句1分,有错别字、多字、漏字的,该句不得分;多选的只按前5句给分。)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孔子曰:“不知命, ;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 。”(《论语》)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披绣闼,俯雕甍。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4)积雨空林烟火迟, 。漠漠水田飞白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无以为君子也  无以知人也      (2)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3)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4)蒸藜炊黍饷东菑   阴阴夏木啭黄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句)(5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像》)

(3)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4)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5)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

(7)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1)一片冰心在玉壶

(2)我以我血荐轩辕

(3)衣带渐宽终不悔

(4)秋水共长天一色

(5)锲而不舍

(6)牧童遥指杏花村

(7)一骑红尘妃子笑

3.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B: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分别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各自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 C: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多陈述作者旨趣。赠序,一般用来赠别。《滕王阁序》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为赠序而非书序。 D: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指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