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句翻译。
(1)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答案】(1)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来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2)他已经把郑国当做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3)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4)但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5)现在最大的不仁义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反而就(这件事情)称赞他,说它是义举。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当——受,意气扬扬——神情昂然,詈——骂他,(2)既——已经,封——做东边的疆界(名词动用),肆——扩张。(3)顾——顾及,谨——小节,辞——计较。(4) 顾——但是,徒——只,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先——以国家之急为先(意动用法)。(5)至——最大,弗——不,誉——称赞。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难道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只是 只是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为先,以……为后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为
辨析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连词,用法与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C: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D: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2)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3)今两虎共斗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本题关键字:巅、钩、幽、洌、蔌、肴。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5分)
②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投笔从戎》)(5分)
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②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来获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
下列文言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
A:强秦之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大王来何操?
默写名句及文学常识(4分)
(1)_______,金石可镂。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4)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相如曰:“……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锲而舍之(2)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3)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