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下面四副对联所写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②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③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④笔诤时政 心在苍生 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 神归东洛 千秋永祀老诗翁

A:屈原 贾谊 杜甫 白居易 B:杜甫 屈原 李白 白居易 C:陶渊明   贾谊 辛弃疾 苏轼 D:辛弃疾 屈原 李白 苏轼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 》《 》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大学,中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收在《彷徨》中的《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B: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分两种,一种叫“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叫“律诗”每首八句,分四联,分别叫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C:曹雪芹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创作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曹雪芹写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远不如前八十回。 D: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的代表作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则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达到了完美程度。

下列有关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借写翠翠和二老的爱情故事,表现一种美的人生形式,即以爱为纽带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展现人性美。 B: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文学高峰的人,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 C: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限定为“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的是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D:“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及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 B:《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C:《论语》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根本,而“仁”是实现“礼”的前提。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被称为狄更斯 “半自传体” 的小说

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荆轲刺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答:   

⑵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答:   

⑴ 若把它浸在臭水里, 那么 君子就不愿意接近它,平民就不愿意戴它,它的本质并不是不美丽,而是把它浸在臭水里才这样的。 ⑵所以君子居住一定选择乡土,外出一定结交贤士,这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直的方法。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答:   

⑵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答:

11.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是   

这则短文启示人们:

10.⑴哪里有做臣下的跟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呢? ⑵老年时爱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光亮。在烛光下行走,跟在__中行走,哪一种好呢?

11.学不可以已;人因该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候都应学习,即终身学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6~9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

A.求全责备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7.说说下列句子主要的修辞手法。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8.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有置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文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文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翻译时可辅以意译。)  

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   

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   

6.C(例句中的“备”是具备的意思。A.完备;B.准备;D.防备。)

7.⑴排比 ⑵对偶 ⑶对比

8.B

9.⑴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⑵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河。 ⑶(却能)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D:吾日三省吾身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