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1.选段选自,作者

2.解释加点字

(1)左公下厂狱( )

(2)阉防伺甚严( )

(3)旦夕死( )

(4)卒焉( )

(5)史不敢发声( )

(6)无奸人构陷( )

(7)其事以人(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2)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

(3)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4)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4.课文题为“左忠毅逸事”,但后几段却写了史可法的一些事迹,这是为什么?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1.左忠毅公逸事方苞

2.(1)等,等到(2)篡权(3)将,将要

(4)感动(5)闭口不作声(6)等,等待(7)告诉

3.(1)过了一段时期,听说左公惨遭炮烙酷刑,快要死了,史拿着五十两银子,流着泪请求狱卒帮忙让他进去,狱卒被感动了。

(2)左公听到声音知道了是谁,而眼睛却睁不开,于是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如火一般

(3)随即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掷的姿势。

(4)后来常常流着泪对人讲起这件事

4.参考答案:课文虽为记左光斗的逸事,但后几段却写了史可法的一些事迹,其用意还在表现左光斗其人,即以史可法烘托左光斗,使左光斗的形象与精神风貌更有光彩。点拨:理解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主要任务的写作手法。

5.通过左光斗的为国选才、狱中忧国和史可法报国的事实,表现了左光斗的光辉形象,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这就是本篇主旨的所在。点拨:注意积累概括主旨的模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于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截,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睢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窥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 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於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公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 ,为 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此何地也,而汝前来!柄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 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入投击势。史噤 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於史公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左公处 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C.或劝以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左公第 造:建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久,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坐 ②扣舷歌之

C.①乃奋臂指拔毗 ②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D.①皆铁石铸造也 ②某而母立于兹

3.下面各组内容,能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 ( )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毗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 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於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1.D【[文言实词]造:到……去】

2.D【[文言虚词]B、都是表修饰。(A、音节助词/补语的标志;C、①用/认为;D、所字结构/处所)】

3.A【[筛选归纳]A、①爱才;②得才后的惊奇;④⑤刚毅;③⑥是说史可法。】

4.B【[分析概括]“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说法不妥】

5 .【(1)断句,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侯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去。(2)翻译①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②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参考译文:

       先父曾经说,同乡先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下列各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微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小心谨慎地)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B:文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讲究仪表)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郁郁乎文哉(完美) C:过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一日,大母过余曰(探望,看望) 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 D:党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动词,结党)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类别)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偏袒)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于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睢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窥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於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此何地也,而汝前来!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 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入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C.或劝以少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扣舷而歌之

C.①乃奋臂以指拔毗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下面各组内容,能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 ( )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1)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侯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去。

(2)①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②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解析:

【小题1】造:到……去。

【小题2】B、都是表修饰。(A、音节助词/补语的标志;C、①用/认为;D、所字结构/处所)

【小题3】A、①爱才;②得才后的惊奇;④⑤刚毅;③⑥是说史可法。

【小题4】“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说法不妥。

【小题5】(1)断句不当,每处扣0.5分。“候太公”“谓狱中语”后不断亦可。

(2)①“碌碌”、“惟”各1分。

②“伺”1分,“虽”1分。

参考译文:

    先父曾经说,同乡先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只见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给别人听,他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自己用背靠着他们,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像金属般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方成草 草:草稿

B.叩之寺僧 叩:问

C.趋而出 趋:小步快走

D.必躬造左公第 造 :制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手长镵,为除不洁者

A.即面署第一 B.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C.与先君子善 D.风雪严寒,从数骑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叩之寺僧

微指左公处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A.两个“微”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微”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微”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微”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本文全面地记叙了左光斗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刻画了人物形象。

B.左光斗微行视学,看到史可法的文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批阅史可法的文章,就定为第一,这都说明他非常爱惜国家人才。

C.史可法冒险去狱中探望左光斗而遭到左光斗的痛骂,这是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惜。

D.文章写史可法治兵,明写史可法而暗写左光斗,是侧面描写左光斗的高尚品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译文:

(2)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译文: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1)可恶的太监防备看管的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2)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


解析:

译文:

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左公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到一座古庙。在厢房里见一个书生趴在桌子睡着了,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盖在书生身上,替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问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奇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签署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备看管的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将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被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镵,装做打扫垃圾的人,看守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小步紧走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借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鼓就轮流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拜访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镌,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拔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进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体,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选自高中第三册读本《左忠毅公逸事》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从数骑出 从:跟随,跟从

B.叩之寺僧 叩:敲击

C.及左公下厂狱 狱:案件

D.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 檄:公文,上级的命令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则席地倚墙而坐 徐而察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和选拔人才。“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这一连串的动作描述,就把左公那种思贤若渴、爱才如子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第二段“狱中斥史”,是表现左光斗崇高品质的重点段落。这段先写监狱防守之严,次写史可法探师心切,再写左光斗的怒斥,最后写史以后“常流涕述其事”,行文严密,语言精练。

C.左光斗声色俱厉训斥史可法,是冈为他用钱贿赂禁卒,这一方面反映出左光斗的崇高品质,另一方面也表现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护之情。

D.本文是写左光斗的逸事,但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也用了一定笔墨写史可法的逸事,从史可法的不忘师恩,到史可法的勤于职守,都是为了衬托和突出左光斗。两个形象相映成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小题1】D   (A带领,使跟从   B询问   D监狱) 

【小题2】D   (A替;做为    B他的;自己     C将要;况且    D、都表修饰)

【小题3】C  (并非因为用钱贿赂禁卒)

文言文译文: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的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一带担任主考。一天,风雪交加气候寒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打扮成平民出去访察,进入一座古庙,廊下小屋里一个书生伏在书桌上睡着了,他的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袍子盖在书生身上,又给他掩上门。(他)问庙里的和尚,才知书生叫史可法。到考试时,官吏喊到史公的姓名,左公睁大眼睛注视着,等交上考卷,就当面批他为第一名。又召到内宅,让他拜见左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平庸无能,日后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只有这个年轻人了。” 

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的监狱,史可法从早到晚守在狱门外,逆贼太监(魏忠贤)防守监视得很严,即使是家里的仆人都不得接近。过了一段时问,听说左公受了烙铁烧烤的酷刑,早晚间即将死去,(史公就)拿了五十两银子,哭着找管牢的狱卒商量,狱卒被感动了。一天,让史可法换上破农服,穿上草鞋,背着筐子,手拿长铲.装成清扫垃圾的人,把史公带进去,悄悄地指点左公所在的地方。(左公)正靠着墙坐在地上,面部、额头都烧得焦烂辨不清模样,左膝以下的筋骨都脱落了。史公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呜呜咽咽地哭着。左公辨出他的声音,但是眼却睁不开,于是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眼光如火炬一般,发怒地说:“无能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跑来!国家的事情糟糕到如此地步,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再轻生不明大义,国家的事谁能支撑?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坏人编编造罪名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着地上的刑具,做出要投击的姿势。史公闭口不敢作声,快步走了出去。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成的啊。”

祟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萸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风庐道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带地区。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过一段时间再轮换。每当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米,抖动衣裳,战甲上的冰霜散落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加休息,史公说:“我对上怕对不起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史可法统率军队来往经过桐城,一定要亲自到左公家中,向左公的父母请安,到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辈方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我父亲要好,(他说)关于狱中的一些话,是亲自听史公(史可法)讲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C.或劝以少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1)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①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②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解析:

【小题1】造:到……去

【小题2】B.都是表修饰。(A.音节助词/补语的标志;C.①用/认为; D.所字结构/处所)

【小题3】A.①爱才;②得才后的惊奇;④⑤刚毅;③⑥是说史可法。

【小题4】“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说法不妥。

【小题5】(1)断句不当,每处扣0.5分。“谓狱中语”后不断亦可。

(2)①“碌碌”、“惟”各1分。

②“伺”1分,“虽”1分。

【参考译文】

先父曾经说,同乡先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作打扫卫生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只见左公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给别人听,他说:“我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自己用背靠着他们,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金属般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 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C.或劝以少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 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小题1】(3分)D. [文言实词]造:到……去

【小题1】(3分)B. [文言虚词]B.都是表修饰。(A.音节助词/补语的标志;C.①用/认为; D.所字结构/处所)

【小题1】(3分)A. [筛选归纳]A.①爱才;②得才后的惊奇;④⑤刚毅;③⑥是说史可法。

【小题1】(3分)B. [分析概括]“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说法不妥

【小题1】(10分)

(1)断句(4分)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说明:每错2处扣1分,多段漏段错段都算错。“谓狱中语”后不断亦可)

(2)翻译(6分)

①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碌碌”、“惟”各1分,句意1分)

②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伺”1分,“虽”1分。句意1分)


解析:

译文:

先父曾经说,同乡先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作打扫卫生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只见左公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      

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给别人听,他说:“我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自己用背靠着他们,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金属般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