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汉王,汉王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

上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臣追亡者耳。”上曰:“所追者谁也?” 曰:“韩信。”上复骂曰:“诸

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召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汉书·韩彭英庐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以策项羽 干:干谒,拜见B.上不欲天下乎 就:接近

C.滕公其言 奇:感到奇怪D.必欲长王汉中 王:称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梁率军渡过淮河,韩信手持宝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没有什么名声。

B.滕公和韩信交谈后,把他推荐给汉王,但汉王感到他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

C.萧何为了追逃跑的韩信,没有向汉王报告,刘邦非常生气,像失掉了左右手。

D.韩信逃跑的主要原因是刘邦平日傲慢无礼,所以萧何劝刘邦拜韩信为将,礼仪一定要周全。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17:37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潍坊市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汉王,汉王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

上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臣追亡者耳。”上曰:“所追者谁也?” 曰:“韩信。”上复骂曰:“诸

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召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汉书·韩彭英庐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以策项羽 干:干谒,拜见B.上不欲天下乎 就:接近

C.滕公其言 奇:感到奇怪D.必欲长王汉中 王:称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梁率军渡过淮河,韩信手持宝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没有什么名声。

B.滕公和韩信交谈后,把他推荐给汉王,但汉王感到他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

C.萧何为了追逃跑的韩信,没有向汉王报告,刘邦非常生气,像失掉了左右手。

D.韩信逃跑的主要原因是刘邦平日傲慢无礼,所以萧何劝刘邦拜韩信为将,礼仪一定要周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

本题关键词:项羽,项目所得税,项目批准文件,项目信息,梁下有效高度,桥梁下部结构,截面梁,楼面梁,项目组成,项目名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