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古代诗文阅读。(18分)

11.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11.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解答】翻译重点:

(1)见欺于王:被动句,被大王欺骗;负:辜负,对不起;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2)畔通“叛”,背叛;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在异族那里投降作奴隶;何以汝为见:“何以”即“以何”,“汝为见”即“见汝”,见你做什么.

参考答案:

(1)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2)你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

2.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设九宾礼于廷 ⑤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而君幸于赵王 ⑦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⑧青,取之于蓝 ⑨何以知之 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 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 B: 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 C: 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 D: 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

7.选出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项是 (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果地震陇西④连辟公府不就⑤饰以篆文山亀鸟兽之形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⑧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⑨子卿尚复谁为乎?⑩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⑪君何以知燕王 ?⑫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A:①②④/③⑤ /⑥⑩⑪/⑦⑨/⑧⑫ B:①②④/③⑧ /⑤⑥⑩/⑦⑫/⑨⑪ C:①④⑦/②⑨⑪/③⑤/⑥⑩/⑧⑫ D:①②⑦/③④/⑤⑥⑩/⑧⑫/⑨⑪

选出全是被动句的一项: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智勇多困于所溺 ⑤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⑦ D:④⑥

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省略句 C:何以知之? 宾语前置 D: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虞常生得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 C:②③④⑥ ⑧ D:③④⑦⑧⑨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而君幸于赵王 D: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B: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君幸于赵王  ③前长君为奉车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举孝廉,不行  ⑥则幸得脱矣 ⑦匈奴以为神  ⑧虞常生得  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②④⑤⑨ B:①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⑥⑧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