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抒发了李清照强烈的情感,下列表述中,最贴切的是 ( )
A:称颂项羽的英勇; B:感叹项羽之死的悲壮; C:对项羽的败亡寄予同情; D:不满宋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11.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6.下列四组加横线词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B: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C: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若非吾故人乎(《项羽之死》) D: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羽之死》)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穷困:贫穷困难 B: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当:抵挡 C: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D:吾去大军数十里 去:距离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下列各项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见无非牛者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戍卒叫,函谷举 C: 我何渡为 技经肯綮之未尝 D: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翻译下列句子。
①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译文:
②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①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
②销熔这些刀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老百姓。
③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①得分点:破、打败,此含有被动之意1分,服:降服1分。译文语言通顺1分
②得分点:以为,以这为1分;弱,使动用法,使……弱1分;译文语言1分
③得分点:所以,……原因1分;非常:古今异义,意外变故1分;语言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馕。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闲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秦项羽矫杀卿子冠军(指农民起义领袖宋义)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mén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B.主约不信 信:相信
C.存问父老 存:问候D.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
1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B.夫为人臣而弑其主 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C.何苦乃与公挑战 乃与汉王约
D.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以安士卒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慌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2)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12.B13.A 14.B15.(1)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行军”、“驰”、“入”各1分,句意2分)
(2)项羽把汉王的父母妻子儿女归还给汉王,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分离而去。(“归”、“妻子”、“别去”各1分,句意2分)
【解析】12.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A项“王”名词加宾语,活用作动词,译为“封王”是准确的。B项“信”根据“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推测,应译为“守信”。C项根据“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可以猜测,为“问候”。D项可结合成语“数见不鲜”译为“屡次、多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3.
试题解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C项,均为副词,译为“就”;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A.者:均为代词,译为“……的人”。B.第一句中“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句中的“而”连词,表修饰。C.第一句中的“乃”副词,译为“竟”;第二句中“而”副词,译为“就”。 D.第一句中“以”动词,译为“率领”;第二句中“以”连词,译为“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4.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经过比较可知B项汉王历数项羽各种罪行的目的不对。当为激怒项羽,瓦解项王军队,动摇军心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
试题解析: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行军”古今异义词,译为“在军中走了走”。“驰”译为“快速、飞快”。“入”译为“进入或到达”。(2)“归”使动用法,译为“让……回去”。“妻子”古今异义词,译为“妻子和子女”。“别去”古今异义词,译为“离别而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没决出胜负,青壮年困于军旅(征战),老弱疲于转运粮饷。汉王与项羽同时来到广武隔着水谈话。项羽打算与汉王单独挑战(以决胜负),汉王数落项羽说:“当初与项羽你一起受命于怀王,说好先进入、平定关中的人就推举他在关中称王,(而)项羽(你)背负盟约,最终在蜀汉立我为王,(这是你的)第一宗罪。项羽(你)假冒上级命令杀了卿子冠军,推重自己,(这是你的)第二宗罪。项羽(你)救赵之后,应当还军(向上级)报告,而你擅自胁迫诸侯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宗罪。怀王约定进入秦地后不要肆意践踏抢掠,而项羽(你)烧掉秦的宫室,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私自收缴秦人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宗罪。(又)强横地杀掉秦的降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宗罪。在新安用诡计坑杀秦军子弟二十万,把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宗罪。……项羽(你)暗中派人在江南弑杀义帝怀王,(这是你的)第九宗罪。(你)作为臣子却杀害主人,残杀已投降的俘虏,处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盟约(却)不守信用,被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又算是你的)第十宗罪。我率领正义之师跟从诸侯诛杀(你这个)凶恶的危害人民的家伙,让受过刑的罪人就能杀掉(你)项羽,何苦竟与您(单独)挑战呢?”项羽大怒,俯身用弩射中汉王。汉王胸部受伤,却摸着脚叫道:“敌人射中我的脚指了!”汉王因创伤卧病,张良执意请汉王起身行走慰劳军队,来安定士卒,不要让楚军乘机取胜。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
(汉王)病愈后,向西入关到栎阳,慰问当地父老,摆酒招待,砍了塞王司马欣的脑袋挂在栎阳街市上示众。停留四天后又去军营,在广武驻军。关中的__又渐渐出动(袭击楚军)。这时,彭越率领__驻扎在梁地,往来困扰楚军,断绝楚军粮食供应。田横也前往参与。项羽屡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前来袭击楚军。项羽害怕了,就与汉王立约,把天下(疆土)从中间分开,鸿沟以西,疆土割给汉,鸿沟以东面,疆土割给楚。项王把汉王的父母妻子归还给汉王,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分离而去。
课内文言文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从:随从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力:合力
C.若入前为寿 若:如果
D.范增数目项王 目:眼睛,名词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者有小人之言 B.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大王来何操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鸿门宴》的排座说明了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看出项羽的自高自大 B.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尊重
C.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认可 D.可看出项羽的为人不忍
填空。(每空1分,4分)
(1)在这段中主要表现了刘邦的什么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一句中的“河”指的是_____________,“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中的“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①能屈能伸 ②黄河 函谷关 崤山
【小题6】①然而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函谷关)灭了秦国,又能在这里见到将军。
②项伯也拔剑舞起来,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刺杀(沛公)。
【小题1】从:使…跟从,若:如果,目:使眼色。
【小题2】副词 被;(A ①为结构助词“的”② 为代词。代告密这件事;C ①为连词,“于是”“就”②为介词,“趁机” D ①为介词“用”; ②为介词,“凭借”。
【小题3】都是被动句。
【小题4】略
【小题5】略
【小题6】(1)此句 “意”1分,介宾后置1分。
(2)此句“以”“翼”每词1分,全句1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A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