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A:I型 B:II型 C:III型 D:IV型 E:V型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不会产生
A:黏性末端 B:5′黏性末端 C:3′黏性末端 D:平末端 E:单链缺口
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B凝集原的为B型,若含有A、B两种凝集原则为AB型;O型者,血清含有抗A、抗B凝集素。
若某人血型为AB型,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含A、B凝集原 B:细胞膜上不含A凝集原 C: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D: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E:可输血给任何血型
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若含有A、B两种凝集原则为AB型;O型者,血清含有抗A、抗B凝集素。
若某人血型为AB型,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含A、B凝集原 B:细胞膜上不含A凝集原 C: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D: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E:可输血给任何血型
某新建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16m3/s),共安装4台机组,单机配套功率400kw。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方式布置于红河堤后,区域涝水由泵站抽排后通过压力水箱和空堤涵洞排入红河,涵洞出口设防洪闸挡洪。红河流域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堤防级别为1级。本工程施工为19个月,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第一个非汛期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有:?堤身土方开挖、回填;?泵室地基处理;?泵室混凝土浇筑;④涵洞地基处理;⑤涵洞混凝土浇筑;⑥泵房上部施工;⑦防洪闸施工;⑧进水闸施工。
事件2:穿堤涵洞第五节涵洞施工过程中,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如表4所示:
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表
事件3:2013年3月6日,该泵站建筑工程通过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法人计划于2013年3月26日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
事件4: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壁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C)碎石垫层厚度由设计的10cm变更为15cm 。
事件5:2013年4月,泵站全部工程完成。2013年5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根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分别指出事件4中图A、图B、图C三种情况下竣工图编制要求。
图A和图B应重新绘制竣工图,要求如下:在说明栏内注明变更依据,在图标栏内注明竣工阶段和绘制竣工图的时间、单位、责任人,监理单位应在图标上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确认章";图C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要求如下:在说明栏内注明变更依据,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某公司承建城市道路扩建工程,工程内包括:1.在原有道路两侧各增设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②在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新增一条长800m直径为DN500mm的雨水主管道,雨水口连接支 管口径为DN300mm,管材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x圈柔性接口,主管道内连接现有检査井,管 道埋深为4m,雨水口连接管位于道路***内;③在原有机动车道上加铺厚50mm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道路横断面布置如图3所示。
施工范围内土质以硬塑粉质粘土为主,土质均匀,无地下水.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为雨水主管道施工;第二 阶段为两侧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施工;第三阶段为原机动车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 时编制了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有:
(1)为确保道路正常通行及文明施工要求,根据三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在图3中A、B、C、
D、E、F所示的6个节点上分别设置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围挡;
(2)主管道沟槽开挖由东向西按并段逐段进行,拟定的槽底宽度为1600mm、南北两侧的边坡坡 度分别为1:0.50和1:0 67,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底;回用土存放在沟槽北侧,南侧设罝管材存放 区,弃土运至指定存土场地.
(3)原机动车道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安排在两侧非机动车道施工完成并导入社会交通后,整 幅分段施工。加铺前对旧机动车道面层进行铣刨、裂缝处理、井盖高度提升、清扫、喷洒(刷) 粘层油等准备工作
用图3所示中的节点代号,分别指出各个施工阶段设置围挡的区间。
第一个阶段,雨水管道施工时,应当在A节点和B节点设置施工围挡;第二个阶段,两侧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当在A节点、C节点、D节点、F节点设罝施工围挡;第三个阶 段,原机动车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在B节点E节点设置施工围挡.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图1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C: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在图5-77所示变截面杆中,AB段、BC段的轴力为()。 
A:
B:
C:
D:
简支梁AC的A、C截面为铰支端。已知的弯矩图如图示,其中AB段为斜直线,BC段为抛物线,以下关于梁上载荷的正确判断是()。 
A: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q为分布载荷集度) B: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 C: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偶 D: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