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于妊娠24周时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HR126次/min,心律不齐,住院治疗后出院。现妊娠36周,日常劳动无不适症状。查体:P80次/min;BP120/85mmHg;心尖部闻及舒张期杂音。
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早期心力衰竭的依据包括
A: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心悸,气促 B:休息时心率>110次/min C:夜间常因胸闷而须坐起 D: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性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E:双下肢水肿 F:轻微活动后呼吸>20次/min G:休息时常需呼吸新鲜空气
某男,35岁,突发性呼吸困难,坐起后不能缓解。检查呼吸30次/min,呼气相延长,双肺满布哮鸣音。
上述病例属于哪类呼吸困难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D:混合性呼吸困难 E:劳力性呼吸困难
某女性患者,21岁,主因G
P
,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
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
待产期间,患者出现提示早期心衰的症状包括
A:心界扩大 B: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C:肺底部持续性湿啰音 D: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E:轻微活动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 F: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
某男性患者,71岁,有冠心病史5年,近期间断出现夜间突然胸闷、憋气、咳嗽,予被迫坐位,约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体格检查:T:37℃,P:102次/分,律齐,R:24次/分,BP:135/80mmHg,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闻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少量细湿啰音,诊断为"左心功能不全"。
发生夜间呼吸困难的主要机理有哪些
A:迷走神经兴奋,张力增加 B:平卧时,横隔上升,肺活量减少 C:夜间入睡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 D:夜间入睡时,二氧化碳潴留,使呼吸加快 E:植物神经调节失衡
患者女性,20岁,主因G1P0,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2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
待产期间,患者出现提示早期心衰的症状包括()
A:心界扩大 B: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C:肺底部持续性湿啰音 D: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E:轻微活动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 F: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
患者女,30岁,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于妊娠24周时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HR126次/min,心律不齐,住院治疗后出院。现妊娠36周,日常劳动无不适症状。查体:P80次/min;BP120/85mmHg;心尖部闻及舒张期杂音。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早期心力衰竭的依据包括()。
A: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心悸、气促 B:休息时心率>110次/min C:夜间常因胸闷而须坐起 D: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性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E:双下肢水肿 F:轻微活动后呼吸>20次/min
患者女性,20岁,主因G1P0,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待产期间,患者出现提示早期心衰的症状包括()
A:心界扩大 B: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C:肺底部持续性湿啰音 D: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E:轻微活动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 F: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
34岁初孕妇,孕28周时,主诉休息时的心率超过126/分,呼吸罩4/分,夜间常因胸闷、憋气而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听诊有舒张期杂音,确定为早期心力衰竭。
为预防分娩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应避免的事项是
A: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B:指导产妇屏气用力缩短产程 C:取半卧位 D:吸氧 E:胎儿娩出后腹部立即放沙袋
患者,男,45岁。患冠心病10年余,间断胸闷1周。1天前于夜间憋醒,呼吸困难被迫坐起。该患者呼吸困难表现为()
A:间断性呼吸困难 B:阵发性呼吸困难 C:劳力性呼吸困难 D:端坐呼吸 E:急性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