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因“全身水肿2个月,心悸,气促1周”来诊。患者怕冷,食欲减退,腹胀,夜里常因呼吸困难憋醒。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史23年。查体:T 36.5 ℃,P 88次/min,R 23次/min,BP 150/100 mmHg;慢性病病容,结膜苍白,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律齐;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指压痕(+)。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利尿剂 B:L-T
替代,小剂量起始 C: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 D:ACEI E:口服地高辛 F:调脂药
晏女士,53岁,绝经5年,不规则阴道流血20天。妇科检查:子宫颈表面光滑,平位,正常大小,两侧附件增厚。4年前曾行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灶,行化疗及放射治疗。
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
A:激素治疗 B:继续放射治疗 C:化疗的同时采用放射治疗 D:手术治疗 E:中医保守治疗
Addison病患者,34岁,男性,多年来一直服用强的松治疗,近1个月来出现盗汗,午后低热,乏力,消瘦更加明显,血沉60mm/小时,OT试验强阳性。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广谱抗生素治疗 B:抗结核治疗 C:加用免疫抑制剂 D:减少激素剂量 E:观察
某女性患者,66岁,因“全身水肿2个月,心悸、气促1周”来诊。患者怕冷、食欲减退、腹胀,夜里常因呼吸困难憋醒。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史23年。查体:T 36.5 ℃,P 88次/min,R 23次/min,BP 150/100 mmHg;慢性病病容,结膜苍白,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律齐;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指压痕(+)。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利尿剂 B:L-T
替代,小剂量起始 C: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 D:ACEI E:口服地高辛 F:调脂药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正确的后续治疗是( 提示 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
A:继续TAM辅助内分泌治疗 B:给予二膦酸盐治疗 C: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局部放射治疗 E:不除外肿瘤进展给予全身化学治疗 F: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的部位为
A:化学治疗前左侧锁骨上区转移肿瘤部位,外放2~3 cm B:左侧锁骨上腋顶 C: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 D: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全腋窝 E: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全腋窝+内乳
Addison病患者,35岁,男性,多年来一直服用强的松治疗,近1个月来出现盗汗,午后低热,乏力,消瘦更加明显,血沉60mm/小时,OT试验强阳性。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广谱抗生素治疗 B:抗结核治疗 C:加用免疫抑制剂 D:减少激素剂量 E:观察
某男,61岁。鼻咽癌欲行放射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
A:照射剂量和分次照射方案 B:个体耐受性和死骨形成 C:病原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 D:射线种类和有无组织坏死 E:局部防护和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