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7岁,因"痛经3年,未避孕未孕2年"就诊。平素月经规律,多次测BBT为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张力高,固定,与子宫分界不清,左附件区(-)。B超:子宫未见异常,右附件区见6.7cmx5.4cm大小囊性包块,其内见致密光点。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双侧输卵管通畅,盆腔弥散欠佳。血CA
68.3U/ml。
腹腔镜探查见子宫骶韧带见多个紫蓝色小点,右卵巢有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壁厚,色白,包块与子宫右侧壁,阔韧带后叶粘连,其内为巧克力样液体,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A:右附件切除术 B:右卵巢切除术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 D: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双附件切除术 F:药物保守治疗
女,36岁,发现左卵巢肿物6年,近半年肿物增长快,伴尿频。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左侧可及10cmx8cmx7cm肿物,囊实性,活动稍差。B超提示肿物多房,可见实性区,中等量腹水,血CA125 200μg/L
若手术,术中探查右卵巢正常,子宫表面可见粟粒状结节,肿瘤在手术过程中包膜破裂,流出胶冻样物,术中冰冻报告恶性,下面哪项处理最恰当
A: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化疗 B: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术后化疗 C: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D: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后化疗 E: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化疗
35岁妇女,孕3产2,普查发现盆腔包块3天就诊,无特殊不适,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大小质地正常,子宫前位,稍大,右侧扪及一个孕3个月大小包块,有囊性感,活动尚可
B超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侧有一12cmx14cmx9cm大小液性暗区,中有强光团,血清LDH5.4x10
U/L,哪项诊断最佳
A:卵巢畸胎瘤 B:子宫浆膜下肌瘤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D:卵巢纤维瘤 E:无性细胞瘤
某女性患者,55岁,月经不规律。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肿块,临床考虑子宫内膜病变,故申请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腔内可见17mm×12mm、边界欠清、稍高回声不均匀实质性占位,与子宫内膜关系较密切。其余子宫内膜回声尚均匀,厚度为4mm。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部及周边血运较丰富,RI=0.49。根据以上声像图表现,首选考虑
A:子宫内膜息肉 B:子宫黏膜下肌瘤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绒毛膜癌 E: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
某女性患者,39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来诊。妇科查体: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肿物。临床考虑子宫内膜病变,故申请超声检查。
超声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腔内可见18 mm×13 mm中强回声区,边界清晰;CDFI可见条状血流伸入。首先考虑的疾病为
A: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 B:子宫内膜息肉 C:子宫黏膜下肌瘤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绒毛膜癌
某女性患者,42岁,既往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末次月经于11天前。今日排便后突然右下腹剧烈痛伴恶心,急诊来院。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其右侧扪及一手拳大小肿物,触痛明显。
若B型超声提示子宫右侧直径约6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最可能的诊断
A:子宫肌瘤变性 B:子宫肌腺症 C:输卵管妊娠流产 D:急性阑尾炎 E:右卵巢肿瘤蒂扭转
某女性患者,55岁,月经不规律。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肿块,临床考虑子宫内膜病变,故申请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腔内可见17mm×12mm、边界欠清、稍高回声不均匀实质性占位,与子宫内膜关系较密切。其余子宫内膜回声尚均匀,厚度为4mm。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部及周边血运较丰富,RI=0.49。根据以上声像图表现,首选考虑
A:子宫内膜息肉 B:子宫黏膜下肌瘤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绒毛膜癌 E: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
某女性患者,55岁,月经不规律。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肿块,临床考虑子宫内膜病变,故申请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腔内可见17mm×12mm、边界欠清、稍高回声不均匀实质性占位,与子宫内膜关系较密切。其余子宫内膜回声尚均匀,厚度为4mm。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部及周边血运较丰富,RI=0.49。根据以上声像图表现,首选考虑
A:子宫内膜息肉 B:子宫黏膜下肌瘤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绒毛膜癌 E: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