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X线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x10/L。

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胸片斑片影基本吸收,体温正常,但患者仍有轻微咳嗽,复查支原体抗体1:320,下一步处理为

A:继续抗感染治疗至胸片斑片影完全吸收 B: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恢复至阴性 C: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下降 D:继续抗感染治疗至咳嗽完全消失 E:可以出院

患者女性,5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发热胸痛3日,咳少量脓痰偶带血丝。查体:体温39.5℃,呼吸24次/分,肺部无啰音。X线胸片示右下叶背段有密度淡薄浸润阴影,中央有透光区,血白细胞20x10/L,中性粒细胞0.90。

该患者用青霉素800万U/d,治疗5日,体温未退,复查胸片病灶范围增大,内有空腔,周围有气囊。该患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厌氧菌 D:肺炎克雷伯杆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患者女性,5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发热胸痛3日,咳少量脓痰偶带血丝。查体:体温39.5℃,呼吸24次/分,肺部无啰音。X线胸片示右下叶背段有密度淡薄浸润阴影,中央有透光区,血白细胞20x10/L,中性粒细胞0.90。

次日患者突感右胸痛,气急加剧。查体:右肺呼吸音降低,叩诊反响增强。考虑可能诊断

A:肺不张 B:心包炎 C:感染性休克 D:脓气胸 E:肺栓塞

患者女性,42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双肺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胸部X线可见肺内多发浸润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

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

A:限制性通气障碍 B:了阻塞性通气障碍 C:残/总比增加 D:肺总量增加 E:弥散功能无变化

女性,48岁,干咳,气短4个月余。血沉56mm/h。X线胸片示双侧肺门影增大。胸部HRCT显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双肺广泛分布1.3 mm结节影。PPD(-)。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矽肺并发肺结核 B:结节病 C:肺泡微石症 D:浸润性肺结核伴纤维硬结形成 E:组织细胞增生症X

女性,35岁,干咳,低热5天就诊。查体:T 37.8℃,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胸片示双下肺片状阴影。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抗炎治疗7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复查X线胸片示双下肺片状影较前略扩大。对明确病因意义不大的检查是

A:开胸肺活检 B:肺部CT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血气分析 E:透壁肺活检

2岁患儿。高热,体温39~40℃,频繁咳嗽,喘憋5天住院。查体:精神弱,面色苍灰,口周发青,呼吸40次/分,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少许细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8.8x10/L,N44%,异形淋巴细胞1%,L45%。X线胸片示左下肺大片状阴影。

1天后该患儿呼吸困难加重,X线胸片示左下胸呈密度均匀影,上界呈弧形,左肋膈角消失,该患儿可能合并( )

A:血胸 B:脓气胸 C:渗出性胸膜炎 D:脓胸 E:肺结核胸膜炎

某女性患者,36岁,干咳、低热5天就诊。查体:T 37.8℃,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胸片示双下肺片状阴影。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抗炎治疗7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复查X线胸片示双下肺片状影较前略扩大。对明确病因意义不大的检查是

A:开胸肺活检 B:肺部CT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血气分析 E:透壁肺活检

某女性患者,49岁,干咳、气短4个月余。血沉56mm/h。X线胸片示双侧肺门影增大。胸部HRCT显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双肺广泛分布1.3 mm结节影。PPD(-)。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矽肺并发肺结核 B:结节病 C:肺泡微石症 D:浸润性肺结核伴纤维硬结形成 E:组织细胞增生症X

某女性患者,61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寒战高热5天,伴有咳嗽咳脓痰,乏力,周身关节痛,查体:T39.6℃,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下叶大片状密度稍高浸润影,白细胞19.0×10/L,中性粒细胞0.90。

青霉素治疗3天体温未退,痰量增多,胸片示大片浸润阴影中出现空洞。痰涂片示大量白细胞,成堆革兰阳性球菌,则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厌氧菌 D:肺炎克雷伯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F:金黄色葡萄球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