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月半余,无诱因高热1周。既往患鱼鳞病20年。今查体:周身皮肤可见皮屑,颈部及锁骨上可触及散在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5x10/L,血小板164x10/L,血红蛋白124g/L,血清β微球蛋白6.4mg/L,尿β微球蛋白18.5mg/L。肝功能:TP69.4g/L,ALB41.4g/L,ALT36U/L,AST45U/L。LDH903U/L。病理检查考虑为"霍奇金淋巴瘤",诊为"淋巴结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彩超及CT提示胸骨上窝,腹股沟及腹腔淋巴结肿大。

关于淋巴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B:女性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 C: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D:HL占淋巴瘤的大部分 E:无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 F:呈地区性流行 G: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H:HL发病率逐渐上升

女性,30岁,2个月来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间断发热38℃以上3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各触及1个2cmx1cm大小淋巴结,脾肋下4cm。

如果颈部淋巴结病理为:纤维化伴局灶性坏死,浸润细胞呈多形性,并伴血管增生和纤维化,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较多的R-S细胞混同存在,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混合细胞型HD B:淋巴细胞为主型HD C:淋巴细胞消减型HD D:结节硬化型HD E: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男,57岁。2个月前因有右侧部溃疡伴疼 痛就诊,口服维生素和漱口液含漱无效。检 查:右舌腹与舌缘交界处可见一约 1.0cmXl.5cm溃疡面。表面有坏死组织,边缘 突起呈火山口状。边界不清,触痛明显。溃疡 正对边缘锐利残根。右侧下颌下可触及约 2cmX lcm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差,无压痛。

下颂下肿大淋巴结应考虑为( )

A:正常淋巴结 B:急性淋巴结炎 C:淋巴结转移癌 D:结核性淋巴炎 E:反应性淋巴结增生

某女性患者,41岁,因“颈前生长性肿物5年,声嘶6个月”来诊。查体:左侧颈前区触及3 cm×2 cm结节,质硬,随吞咽稍动;左颈中段可触及直径2 cm淋巴结,质硬、活动。

颈淋巴结的处理应采用

A:颈淋巴结切除术 B: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C: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D: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E:暂不处理

某女性患者,25岁,无力,面色苍白1个月,伴胸闷,偶尔咳嗽,无痰。查体:左侧腹股沟及双侧腋窝可扪及增大淋巴结,血液检查示轻度贫血。胸CT见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

纵隔淋巴结增大的判定标准为

A:直径>1cm B:长径>1cm C:短径>1cm D:淋巴结直径>同层面气管直径 E:淋巴结直径>同层面主动脉直径的1/2

某女性患者,25岁,无力,面色苍白1个月,伴胸闷,偶尔咳嗽,无痰。查体:左侧腹股沟及双侧腋窝可扪及增大淋巴结,血液检查示轻度贫血。胸CT见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

纵隔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为

A:霍奇金病 B:非霍奇金淋巴瘤 C:B细胞淋巴瘤 D:T细胞淋巴瘤 E:NK细胞淋巴瘤

某乳腺癌患者经手术后出现了患侧上肢肿胀,进行Tc-植酸钠上肢淋巴显像后如图3-2。

为避免手术过程中因淋巴清扫范围过大而出现淋巴水肿,可以通过何种方法快速解决

A:手术时不进行淋巴清扫,术后直接化疗 B:通过染色或核素显像法确定前哨淋巴结,以减少淋巴清扫范围 C:术前进行淋巴结穿刺,以了解有无转移情况 D:术中进行快速病检,以确定清扫范围 E:以上均不正确

淋巴系统()。

A:是心血管的组成部分 B:由淋巴结和淋巴管共同组成 C:淋巴结产生无色的淋巴液 D:全身淋巴经左静脉角回流 E:以上都不是

淋巴系统()

A:是心血管的组成部分 B:由淋巴结和淋巴管共同组成 C:淋巴结产生无色的淋巴液 D:全身淋巴经左静脉角回流 E: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