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0岁,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一年,近期出现疲乏,厌食,消瘦等症状,入院体检肝脾及浅表淋巴结均肿大。

淋巴结活检镜下观如图所示,有关病变不正确的描述为 ( )

A: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 B:似“正常”的小淋巴细胞成片,弥漫浸润 C:可见大量核分裂像 D:一般很少见核分裂像 E:肿瘤细胞间常见散在的前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样免疫母细胞

患者男性,28岁,一年前颈淋巴结对称性进行性无痛性肿大,继而累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患者体重稍下降,近期有发热症状。

淋巴结活检镜下如图所示,应考虑何种疾病 ( )

A:恶性淋巴瘤 B:B细胞淋巴瘤 C:T细胞性淋巴瘤 D: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E:霍奇金病

患者男性,12岁,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半年,持续低热1月,体重下降,临床外周血中检见淋巴母细胞,骨髓细胞中25%为淋巴母细胞。

淋巴结活检,镜下观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是 ( )

A:套细胞淋巴瘤 B:滤泡性淋巴瘤 C: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D: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

男,57岁。2个月前因有右侧部溃疡伴疼 痛就诊,口服维生素和漱口液含漱无效。检 查:右舌腹与舌缘交界处可见一约 1.0cmXl.5cm溃疡面。表面有坏死组织,边缘 突起呈火山口状。边界不清,触痛明显。溃疡 正对边缘锐利残根。右侧下颌下可触及约 2cmX lcm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差,无压痛。

下颂下肿大淋巴结应考虑为( )

A:正常淋巴结 B:急性淋巴结炎 C:淋巴结转移癌 D:结核性淋巴炎 E:反应性淋巴结增生

某男性患者,56岁,主诉:发现右颈肿物2月。患者2周洗脸时无意中发现右上颈无痛性肿物。无发热、无吞咽不畅。起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肺结核病史。吸烟36年,40支/日。体查:鼻咽淋巴组织增生、双侧扁桃体Ⅱ大,舌根扁桃体增生,双侧声带活动正常。右胸锁乳突肌上段深面可触及2.5cm×2cm肿块、无压痛、质硬、界欠清、呈椭圆形、活动度欠佳,双侧颈部其他部位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有关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不正确的有

A:Ⅰ区颏下区淋巴结 B:Ⅰ区颏下区和颌下区淋巴结 C:Ⅱ区颌下区淋巴结 D: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 E: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F: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 G:Ⅴ区枕后三角区淋巴结 H: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

某女性患者,41岁,因“颈前生长性肿物5年,声嘶6个月”来诊。查体:左侧颈前区触及3 cm×2 cm结节,质硬,随吞咽稍动;左颈中段可触及直径2 cm淋巴结,质硬、活动。

颈淋巴结的处理应采用

A:颈淋巴结切除术 B: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C: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D: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E:暂不处理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对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的合理处理为

A:观察,如有增大,再进一步处理 B:予抗生素治疗2周,如无缩小,再进一步处理 C: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 D: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送病理检查 E:先予短期试验性抗肿瘤治疗,如缩小,则为肿瘤复发,可继续治疗;如无变化或增大,则不是肿瘤复发,可停止治疗,进行观察

某女性患者,25岁,无力,面色苍白1个月,伴胸闷,偶尔咳嗽,无痰。查体:左侧腹股沟及双侧腋窝可扪及增大淋巴结,血液检查示轻度贫血。胸CT见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

纵隔淋巴结增大的判定标准为

A:直径>1cm B:长径>1cm C:短径>1cm D:淋巴结直径>同层面气管直径 E:淋巴结直径>同层面主动脉直径的1/2

某女,57岁,会厌喉面鳞癌,侵及双侧室带、声带、前联合及会厌前间隙,双侧杓状软骨活动,左上颈2cm淋巴结一个,硬,活动。

颈部淋巴结治疗术式

A:双颈根治性颈清扫 B:双颈功能性颈清扫 C:左颈根治性颈清扫右颈功能性颈清扫 D:左颈根治性颈清扫右颈区域性颈清扫 E:颈淋巴结切除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