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82岁,自觉右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2个多月,近感乏力,明显消瘦。无呕吐,无腹泻。检查:神清,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超声所见:肝切面形态尚正常,肝内回声不均匀,于肝左右两叶内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较低回声包块,最大一个位于肝右叶,约37mm×32mm的,最小一个位于肝左叶约15mm×14mm,形状呈圆形,内部为低回声,分布不均质,边缘清楚,周围有低回声声晕,小的包块周边见"牛眼征",后方回声无变化。较大的包块周边肝内管道结构有绕行、屈曲改变。门脉内径约为11mm。CDFI:包块内部见血流,周边血流丰富
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
A:肝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清,边缘尚规整,呈圆形或椭圆形 B:周边有低回声声晕 C:部分结节呈牛眼征 D:部分结节周围血管绕行 E:肝内胆管扩张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尿常规镜下血尿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大小接近正常,肾皮质回声均匀,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
有关该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 B:本病需与肾乳头坏死和多囊肾相鉴别 C: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 D: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不好,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E: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潴留,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该声像图的描述不够全面,须进行一些补充,其中不重要的是
A:肝表面是否光滑,内部回声是否粗乱 B:肿瘤周围有无低回声晕 C:肿瘤有无侧壁回声失落 D:后方回声是否增强 E:边缘回声是否增强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若患者有肝病史,肝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粗乱,肿瘤周边有低回声晕,最客观的诊断描述是
A: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B:提示血管瘤 C:腺瘤 D:提示肝细胞肝癌,建议超声造影 E:胆管细胞癌可能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若患者无肝病史,肝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肿瘤周边回声增强,最客观的诊断描述是
A:提示肝脓肿 B: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C:提示血管瘤,建议超声造影 D:肝细胞肝癌,建议超声造影 E:胆管细胞癌可能
某男性患者,71岁,因“呛咳、痰中带血1个月余”来诊。患者吸烟史30余年。超声:肺组织局部呈楔形低回声,其尖端可见结节样更低回声,边界清晰。
关于此次超声探查到的楔形低回声,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为阻塞性肺实变 B:可能为阻塞性肺不张 C:楔形低回声邻近的脏层胸膜的线样强回声中断、显著破坏 D:内可见支气管液相 E:内可见支气管气相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尿常规镜下血尿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大小接近正常,肾皮质叫声均匀,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
有关该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 B:本病需与肾乳头坏死和多囊肾相鉴别 C: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 D: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不好,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E: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潴留,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
某男,81岁,自觉右上腹痛,腹胀,食欲缺乏2月余,近感乏力,明显消瘦。无呕吐和腹泻。检查:神清,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超声所见:肝形态尚正常,内部回声不均匀,于左右两叶内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较低回声包块,较大者位于肝右叶,为35mm×30mm,较小者位于肝左叶为16mm×15mm,内部为不均质低回声,边缘清楚,周围有低回声晕,部分小包块呈"牛眼征",后方回声无变化。较大的包块周边肝内管道结构有绕行、屈曲改变。门脉内径约为11mm。CDFI示包块内部见血流,周边血流丰富。
该例的超声诊断依据可除外
A:肝内大小不等的实性低回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清,边缘尚规整 B:结节周边有低回声晕 C:部分结节呈牛眼征 D:部分结节周围血管绕行 E:肝内胆管扩张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尿常规镜下血尿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大小接近正常,肾皮质回声均匀,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
有关该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 B:本病需与肾乳头坏死和多囊肾相鉴别 C: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 D: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不好,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E: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潴留,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