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
造成本病例侧脑室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炎症对侧脑室壁严重破坏 B:炎症刺激下脑脊液异常分泌增多 C:脑室中脑脊液流出通道阻塞 D:脑脓肿压迫脑脊液流出通道造成堵塞 E:脑膜炎后广泛性脑萎缩
男性,12岁,头痛,头晕2年。CT示第四脑室见一圆形肿块,平扫高密度,增强见肿块明显强化。双侧侧脑室扩张积水。切除肿块送检。
术后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梭形或胡萝卜形,胞浆丰富,核圆,可见血管心菊形团结构。最可能的诊断为 ( )

A:右侧脑室髓母细胞瘤 B:右侧脑室星形细胞瘤 C:右侧脑室室管膜瘤 D:右侧脑室脑血管畸形 E:右侧脑室脑膜瘤
男性,12岁,头痛,头晕2年。CT示第四脑室见一圆形肿块,平扫高密度,增强见肿块明显强化。双侧侧脑室扩张积水。切除肿块送检。
有关该肿瘤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来源于室管膜上皮细胞 B:来源于原始神经上皮细胞 C:第四脑室为最常见好发部位 D:儿童,青年多见 E:生长缓慢,但发生于第四脑室者预后较差
患者女,27岁,因“发热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1个月”来诊。MRI:双侧额叶各有2个囊性占位病变,注射对比剂后囊壁可见环形强化。
镜下可见囊壁表层有坏死和多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中层可见慢性炎性肉芽组织,深层可见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星形细胞。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细菌性脑脓肿 B:结核瘤 C:脑内毛霉菌感染 D:脑内曲霉菌感染 E:胶质瘤囊性变
患者男性,62岁。高血压史20年,情绪激动后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立即送医院行立即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置入脑室外引流管一根。
脑室外引流的护理不妥的是
A:妥善固定引流管,使其维持正常颅内压 B:保持引流通畅,管内液面可随患者呼吸,脉搏上下波动 C:若引流出大量血性脑脊液提示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混浊提示有感染 D:每天更换引流袋时开放引流管,注意无菌 E:拔管前应行头颅CT检查,并夹住引流管1~2天
心脏各部位的厚度不同,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壁次之,心房壁最薄。
右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左心室壁厚度的3/4 B:左心室壁厚度的1/2 C:左心室壁厚度的1/3 D:左心室壁厚度的1/4 E:左心室壁厚度的1/5
脑室率的测量方法是
A: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中线至侧脑室壁距离 B:中线至侧脑室壁距离/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C:侧脑室之间距离/颅骨内缘之间距离 D:颅骨内缘之间距离/侧脑室之间距离
三脑室的()
A:顶为胼胝体 B:后壁为胼胝体压部 C:侧壁为豆状核 D:中部有中间块 E:前壁为视交叉
脑室有()
A:前脑室 B:后脑室 C:侧脑室 D:第三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