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0岁,双侧肾上腺内可见多个境界不清的结节,无包膜。

镜下增生的结节由胞浆空亮的大细胞规则排列而成,无完整包膜,周边肾上腺不萎缩,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肾上腺皮质癌 C:肾上腺皮质增生 D:肾上腺炎 E:肾上腺转移癌

患者男性,50岁,双侧肾上腺内可见多个境界不清的结节,无包膜。

有关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皮质腺瘤的鉴别不正确的叙述为 ( )

A:增生的结节常为一个以上,常见于双侧 B:腺瘤多为单个,一侧发生 C:腺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可见异型细胞 D:增生结节细胞排列规则,接近正常组织 E:增生结节常常压迫周围肾上腺组织,使之受压萎缩

 患者女,45岁,来院体检。肾,输尿管和膀胱(KUB)X线片:左肾区多发致密影,直径约4 cm。既往有间断不明原因发热病史。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

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有(提示 尿常规:WBC增多。尿细菌培养:大肠杆菌。肾功能正常。肾CT和IVP:左肾鹿角形结石。)

A:术前应用敏感抗生素 B:选择体外碎石并留置DJ管 C:避开月经期 D:维持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治疗,控制血压 E:行经皮肾镜取石 F:开放手术取石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间歇性右腰钝痛3年,无尿频,尿急,尿痛和肉眼血尿。20天前B超检查:右肾切面内径189mmx20mm,右肾形态轮廓失常,体积明显增大,肾实质明显变薄,最厚仅8mm,肾窦分离扩张,形状呈调色碟状,肾柱呈线状不完全分隔,内见多个强回声团,最大1个大小为26mmx2mm,伴声影。左肾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肾窦区光点群分布均匀,肾内未见异常回声。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形态轮廓正常。

如果病人术后留置了肾造瘘管+肾周引流管+尿管,那么在拔除肾造瘘管前应做:

A:试夹肾造瘘管,观察有无腰胀和发热 B:拍腹平片了解有无残余结石 C:必要时做经肾造瘘管造影,了解有无梗阻 D:静脉尿路造影,了解患肾功能,有无残余结石和梗阻 E:肾图,了解患肾功能

某女性患者,56岁,血压160/100mmHg,行肾动态显像,左肾灌注不良,实质影小且淡,肾图为右侧正常、左侧小肾图。

诊断考虑为

A:肾盂积水 B:输尿管痉挛 C:肾动脉狭窄 D:肾上腺增生 E:输尿管狭窄

某女性患者,41岁,CT平扫示右肾近髓质部类圆形较高密度影,直径约2.0cm,边缘清楚锐利,CT值50HU,增强扫描该病变无强化。

成人最常见的肾肿瘤是

A: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B:肾盂癌 C:肾腺瘤 D:成肾细胞瘤 E:肾细胞癌 F:肾囊肿

某女性患者,41岁,CT平扫示右肾近髓质部类圆形较高密度影,直径约2.0cm,边缘清楚锐利,CT值50HU,增强扫描该病变无强化。

关于肾盂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平扫肾窦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物 B:肿物周围常有肾窦脂肪包绕 C:侵入肾实质,局部呈低密度肿块 D: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肾盂内肿物 E:需除外肾盂内阴性结石及凝血块 F:是成人最常见的肾肿瘤

某男性患者,56岁,因“上腹胀满不适、隐痛,向腰背部放射,伴不规则低热4个月余”来诊。超声(见下图):腹主动脉左侧及前方自肾动脉水平至腹主动脉分叉上方可见14.2 cm×10.0 cm×5.8 cm的低回声区(MASS),前缘边界清,后缘边界不清,肿物与左肾分界不清,左侧肾盂、肾盏扩张,左侧肾盂宽1.3 cm。 (LRA-左肾动脉,AO-腹主动脉,SP-脊柱,LK-左肾,LRV-左肾静脉)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提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ESR↑,IgA、IgG、IgM均增高,A/G下降,CRP正常,自身免疫性抗体(-)、血淀粉酶(-)、肿瘤标志物(-)。泼尼松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ESR下降,γ球蛋白降低。)

A:左肾肿瘤 B: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 C:腹膜后血肿 D:腹膜后间隙脓肿 E: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F:腹膜后肿瘤

某女性患者,56岁,血压160/100mmHg,行肾动态显像,左肾灌注不良,实质影小且淡,肾图为右侧正常、左侧小肾图。

诊断考虑为

A:肾盂积水 B:输尿管痉挛 C:肾动脉狭窄 D:肾上腺增生 E:输尿管狭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