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个月,因“进食后呕吐2个月”来诊。患儿生长停滞,爱哭闹。食管测压:食管下段扩约肌压力40mmHg。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典型表现是
A:食管下段扩张最为显著,上段狭窄,呈“鸟喙”征 B:食管上段扩张最为显著,下段狭窄,呈“鸟喙”征 C:胃扩大,幽门管呈线性狭窄 D:胃内大量钡剂潴留 E:胃排空时间延长
患儿男,32d,因“反复呕吐2周”来诊。呕吐物不含胆汁,消瘦。查体:上腹部饱满,下腹部低平,未触及包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幽门管细长,胃窦区呈鸟嘴样改变。
该患儿上消化道钡餐的改变是因为
A:幽门先天狭窄 B:幽门肌痉挛不松弛 C:幽门管黏膜水肿 D:幽门肌层增生挤压 E:幽门肌松弛
患者男,42岁,因上腹饱胀不适半年就诊于消化科,既往无系统性疾病史。体格检查无特殊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提示胃窦半球形隆起灶,直径2 cm;13C呼气试验阳性。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超声内镜 B:上腹部增强CT C:上腹部MR D:常规胃镜检查 E:DSA F:Hp血清学试验 G:PET-CT
患者男性,48岁。间歇性上腹痛半年,饥饿及晚间疼痛加重,有时反酸明显,长期吸烟。查体:瘦长体形,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
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胃小弯侧龛影,直径4cm,粘膜皱襞呈辐射状,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下一步治疗应注意
A:PPI联合胶体铋根除HP感染 B:定期检查胃液分析以确定疗效 C:戒烟 D:定期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E:抗HP治疗结束,继用H2RA2个月 F:定期检查HP根除情况 G: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手术 H:定时进餐 I:避免劳累与紧张
患者男,42岁,因上腹饱胀不适半年就诊于消化科,既往无系统性疾病史。体格检查无特殊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提示:胃窦半球形隆起灶,直径2cm;
C呼气试验阳性。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超声内镜 B:上腹部增强CT C:上腹部MR D:常规胃镜检查 E:DSA F:Hp血清学试验 G:PET-CT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近一年来反复出现反酸,烧心,多在进食后1小时明显,近1周来症状加重,有间歇性胸骨后疼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见异常。
下列哪些是GERD的并发症?
A:食管裂孔疝 B:上消化道出血 C:食管狭窄 D:Barrett食管 E:食管憩室
患者,男性,35岁,胃溃疡史5年,3月来上腹无规律疼痛,进食后显著,钡透:胃黏膜增粗,紊乱,胃窦见1.0cmx1.5cm龛影。
应作何种检查
A:胃镜 B:腹部透视 C:胸透 D:腹腔试穿 E:钡透 F:血常规
男,35岁,胃溃疡史5年,3月来上腹无规律疼,进食后显著,钡透:胃黏膜增粗,紊乱,胃窦见1.0cmx1.5cm龛影。
哪种病情需紧急手术
A:穿透性溃疡 B:并幽门梗阻 C:胃溃疡可疑癌变 D:大出血停止后不到1日,又有大出血 E: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现又排柏油便
某女性患者,58岁,上腹疼痛,不易缓解,吐咖啡色血液。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胃窦部胃壁运动僵硬。行上消化道钡餐CT检查,如图。 
关于该病转移方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淋巴结转移首先可分别转移到幽门上组、下组、胃上组或脾胰组 B:可通过胸导管转移到肺门淋巴结或左锁骨上淋巴结 C:通过门静脉转移到肝内十分常见 D:肺、骨转移较常见 E:晚期可种植于腹膜、卵巢或直肠陷凹上
患者男性,48岁。间歇性上腹痛半年,饥饿及晚间疼痛加重,有时反酸明显,长期吸烟。查体:瘦长体形,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胃小弯侧龛影,直径4cm,粘膜皱襞呈辐射状,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下一步治疗应注意()
A:PPI联合胶体铋根除HP感染 B:定期检查胃液分析以确定疗效 C:戒烟 D:定期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E:抗HP治疗结束,继用H2RA2个月 F:定期检查HP根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