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X线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x10/L。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浸润型肺结核 B:肺炎球菌肺炎 C:军团菌肺炎 D:病毒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男性,50岁,农民,以无力,气促,轻度干咳9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6次/分,肺部听诊两肺底可闻及Velcro罗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状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特发性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症 D:心力衰竭 E:矽肺

男性,60岁,以干咳,无力,活动后气促,体重明显减轻6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8次/分,两肺底可闻及吸气末期Velcro罗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病 B:特发性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症 D: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E:矽肺

男性,60岁,以干咳,无力,活动后气促,体重明显减轻6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8次/分,两肺底可闻及吸气末期Velcro罗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对该患者传统采用的治疗是

A:应用干扰素 B:抗病毒治疗 C:肺移植 D:抗感染治疗 E: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

某男性患者,29岁,因酒醉后渐起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寒战。咳嗽,少量脓血痰。病程已近2周,曾应用过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两林、头孢唑啉、阿米卡星、甲硝唑等不见好转。1天前起气急,左侧胸痛,X线检查示左肺中下野大片密影,其中见多发性脓腔,部分伴液平面。左侧少量液气胸,肺约压缩15%

该病例肺部感染的最可能病原菌应是

A:厌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化脓性链球菌 E:肺炎克雷伯杆菌

某男性患者,29岁,因酒醉后渐起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寒战。咳嗽,少量脓血痰。病程已近2周,曾应用过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两林、头孢唑啉、阿米卡星、甲硝唑等不见好转。1天前起气急,左侧胸痛,X线检查示左肺中下野大片密影,其中见多发性脓腔,部分伴液平面。左侧少量液气胸,肺约压缩15%

本病例肺部感染的最可能病原菌应是

A:厌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化脓性链球菌 E:肺炎克雷伯杆菌

某男性患者,51岁,农民,以无力、气促、轻度干咳9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6次/分,肺部听诊两肺底可闻及Velcro罗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状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特发性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症 D:心力衰竭 E:矽肺

某男性患者,61岁,以干咳、无力、活动后气促、体重明显减轻6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8次/分,两肺底可闻及吸气末期Velcro罗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病 B:特发性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症 D: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E:矽肺

某男性患者,61岁,以干咳、无力、活动后气促、体重明显减轻6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8次/分,两肺底可闻及吸气末期Velcro罗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对该患者传统采用的治疗是

A:应用干扰素 B:抗病毒治疗 C:肺移植 D:抗感染治疗 E: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

某女性患者,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10/L。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浸润型肺结核 B:肺炎球菌肺炎 C:军团菌肺炎 D:病毒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