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化工厂工人。在工作时因储存氯气罐爆炸被严重烧伤,I3度烧伤面积>70%,烧伤后3d,突然出现消化道出血和无尿。

经分析认为患者出现的消化道出血为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不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A:流食 B: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受体阻滞剂 C:应用止血药物 D:监测血流动力学 E: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

引起下列各例病人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最可能是

女性,64岁。进硬食后,突然呕血800~1000ml,色红,呕血呈喷射状,当时心率110次/分,BP13/6.5kPa(90/50mmHg),既往有慢性肝病病史,平时常有肝区疼痛并伴有腹胀。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急性胃炎出血 C:反流性食管炎出血 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E:消化性溃疡出血

引起下列各例病人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最可能是

男性52岁。3年来常有反酸,烧心,胸骨后有烧灼感,近两天症状加重并黑便4次,既往有食管裂孔疝。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急性胃炎出血 C:反流性食管炎出血 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E:消化性溃疡出血

有关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吸收 B:食物消化后经消化道肌层进入血液循环 C:食物先经消化再分解 D:食物经分解后变为大分子物 E: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某男性患者,65岁,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输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22cmHO,血压70/50mmHg。

患者经治疗后血压上升仍不明显,予以漂浮导管检查,在置管前要考虑患者是否有禁忌证,下列是置管相对禁忌证的有

A: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B: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C: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凝血障碍 D: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E:不能区别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肺水肿时 F:细菌性心内膜炎

1988年1月上海曾暴发一起因生吃鱼、贝类食物引起的甲肝大流行,后经各级部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得以控制。

下列不是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的是

A:不食者不发病 B: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 C: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 D: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 E: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可平息

有关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吸收 B:食物消化后经消化道肌层进入血液循环 C:食物先经消化再分解 D:食物经分解后变为大分子物 E: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有关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吸收 B:食物消化后经消化道肌层进入血液循环 C:食物先经消化再分解 D:食物经分解后变为大分子物 E: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