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腔静脉与左心房异常连接的手术方法不包括

A:左心房后壁内通道重建术 B:补片分隔成形术 C:左上腔静脉结扎术 D:左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吻合术 E:左上腔静脉与左心耳吻合术

右上腔静脉异位引流至左心房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A:非体外循环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吻合术 B:体外循环下心内隧道术 C: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D:左心房后壁内通道术 E:全腔肺动脉吻合术

患者男,14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个月”来诊。查体:发育正常,无发绀,胸廓无畸形,HR 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I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室内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以右心房,右心室为主,左肺动脉段膨出。心脏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示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2 mm。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的外科治疗方法为(提示 超声造影:左上腔静脉汇入增粗的冠状静脉窦,再汇入右心房,冠状窦内造影剂密集,右心房显影同时左心房内见稀疏造影剂。未见右上腔静脉显影。)

A:左上腔静脉结扎术 B:左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术 C: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D:左心房下途径冠状窦造顶术 E: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F:心外管道重建术

患者男,4岁,患者身体及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一般活动不受限,剧烈活动后有口唇轻度发绀,测末梢血氧饱和度约86%,行心脏增强CT,如下图所示。

术中探查发现该患者合并左上腔静脉并直接引流入左心房,针对该患者的心脏畸形,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是

A: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B:左心房下途径冠状窦造顶术 C:房间隔重建术 D:修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时将冠状静脉窦开口留于左心房内 E:左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术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不能平卧3 d”来诊。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左房室瓣开放受限,左心房扩大,内可见3.5 cm×2.5 cm团块状回声,活动度小。

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黏液瘤的鉴别要点除外

A:左房室瓣有基础病变 B:团状附着位置 C:团状回声大小 D:团状回声形态 E:团状活动度

某患儿,男,14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个月”来诊。查体:发育正常,无发绀,胸廓无畸形,HR 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室内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以右心房、右心室为主,左肺动脉段膨出。心脏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示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2 mm。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的外科治疗方法为 ( 提示 超声造影左上腔静脉汇入增粗的冠状静脉窦,再汇入右心房,冠状窦内造影剂密集,右心房显影同时左心房内见稀疏造影剂。未见右上腔静脉显影。)

A:左上腔静脉结扎术 B:左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术 C: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D:左心房下途径冠状窦造顶术 E: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F:心外管道重建术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ADH分泌增加的感受器是()

A:人球小动脉的牵张感受器 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C: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量增多,引起动脉ADH释放减少的感受器是().

A:入球小动脉的牵张感受器 B: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C:左心房和腔静脉处的容量感受器 D: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