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科技项目招标投标资格认定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及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资格认定的是( )。
A:国务院 B:科技部 C:财政部 D:国家发改委
政府机构下达的科技计划课题,中标人应该与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招标人签订()。
A:科技项目合同 B:技术项目合同 C:商务项目合同 D:经济项目合同
下列对世界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成立的是( )。
A:15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 B:世界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 C:第五次科技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 D: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尚未结束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 B:人才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决定力量 C:科技创新需要充分的财政支持 D: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的进程
材料一 下表 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材料2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措施,之所以这样做,其依据主要在于_________。
A: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B: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C: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材料一 下表 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27.材料3说明了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下列关于科技发展与政治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科技发展拓定了公民表达诉讼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B: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控制民意,强化意识形态控制 C: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施政府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D: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003-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情况
以下年份中,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与上年相比增长量最少的是()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2003-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情况
2003-2007年,SC.I平均每年约收录多少篇中国科技论文?
A:5.9万 B:6.3万 C:6.7万 D:7.1万
科技始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事业,公众既是科技福利的享受者,也是科技风险的承担者。科技传播任何时候都不能仅限于对科技知识和方法的普及,更应将目光转向科技的不确定性、风险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公众的理解与参与,并在公众和专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科技也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B:对科技的风险性进行普及非常必要 C:公众尚不能全面理解科技的深刻含义 D:专家在科技传播中发挥解惑和引导作用
不
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 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 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
的内在要求。 D 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1.逐步推行事业部制。 为了
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 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已势在必行。 D 公司精心研究和
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 做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 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
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 压缩或分流 102 名处室人员。 这一措施激发了
各经营分厂的活力, 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
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 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
向产品专业化。 早在 80 年代末期, D 公司采用以工艺 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 但
常常出现如下问题: (1)该种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 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
一致时, 有时难以协调; (2)由于原料品种多, 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
现象, 影响生产效率。 D 公司对该公司的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 发现其主导的三
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 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 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
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 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 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 3.改
革科研体制。 1991 年以前, D 公司将研究所集中于总厂, 负责全厂的技术开发, 由于科研
人员远离市场, 缺乏市场意识, 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种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针对这
一矛盾, D 公司做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 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
究所, 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 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表现在: (1)技术开发
以市场为导向, 消除了科研与生产、 销售脱节的弊端; (2)由于有了 经济观念, 产品开发中
的不合理费用得以减少。 5.引进多种经营机制, 实行“一厂多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 国有企业引进多种经营机制、 提高自身活力是一种新的尝试,
D 公司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例如, D 公司的传输分厂积极采用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
营, 一方面与某省某镇政府合办企业, 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
的流向问题; 另一方面与香港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 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 SDH
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 既获得了必要的资金, 又得到了先进的技术。 根据以上案例, 回
答 下列各 题。
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 最可能出
现的灾难性问题是( )。
A:企业科技人员地位下降 B:企业科技人员收入下降 C:企业科技人员任务不饱满 D:企业长远科研项目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