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根据相关系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相关系数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关系数具有对称性 B:相关系数数值大小与变量的原点和尺度有关 C:相关系数可以描述非线性关系 D:相关系数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
张岚作为理财规划师,打算为客户构建一个有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组合,这两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分别是每年10%和5%,预期收益的标准分别是每年20%和15%,股票/债券收益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
如果投资组合有60%的股票和40%的债券所组成,则张岚构建的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 )。
A:12.18% B:10.39% C:17.80% D:21.83%
甲公司原由投资者A和投资者B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经营两年后,投资者A和投资者B决定增加公司资本,此时有一新的投资者C要求加入该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甲公司实施增资,将实收资本增加到900000元。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三方投资者均拥有该公司300000元实收资本,各占甲公司1/3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C以银行存款投入甲公司390000元。 (2)投资者A将一批原材料投入公司作为增资,该批材料账面价值95000元,合同约定价值105000元,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税额为17850元。投资者A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3)投资者B将一项专利权投入公司作为增资,投资合同中约定该专利权价值为125000元。 要求:假定以上合同约定的价值都是公允的。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题。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关于甲公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资本后,投资者A,B的持股比例不变 B:增加资本后,其资本溢价的金额为137850元 C:因接受投资者B的增资而计入无形资产的金额是125000元 D:因接受投资者A的增资而计入原材料的金额是95000元
甲公司原由投资者A和投资者B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经营两年后,投资者A和投资者B决定增加公司资本,此时有一新的投资者C要求加入该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甲公司实施增资,将实收资本增加到900000元。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三方投资者均拥有该公司300000元实收资本,各占甲公司1/3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C以银行存款投入甲公司390000元。 (2)投资者A将一批原材料投入公司作为增资,该批材料账面价值95000元,合同约定价值105000元,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税额为17850元。投资者A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3)投资者B将一项专利权投入公司作为增资,投资合同中约定该专利权价值为125000元。 要求:假定以上合同约定的价值都是公允的。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题。
投资者A增资时,产生的资本溢价金额为( )元。
A:22850 B:0 C:5000 D:12850
甲公司原由投资者A和投资者B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经营两年后,投资者A和投资者B决定增加公司资本,此时有一新的投资者C要求加入该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甲公司实施增资,将实收资本增加到900000元。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三方投资者均拥有该公司300000元实收资本,各占甲公司1/3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C以银行存款投入甲公司390000元。 (2)投资者A将一批原材料投入公司作为增资,该批材料账面价值95000元,合同约定价值105000元,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税额为17850元。投资者A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3)投资者B将一项专利权投入公司作为增资,投资合同中约定该专利权价值为125000元。 要求:假定以上合同约定的价值都是公允的。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题。
甲公司接受投资者C投资时,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
A: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C 390000 B: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C 2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90000 C: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实收资本——C 300000 D: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C 3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90000
下列有关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不正确的是( )。
A:当相关系数为-1时,投资两项资产可以最大程度地抵消风险 B:两项资产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越高,其投资组合可分散的投资风险的效果越大。 C:当相关系数为1时,投资两项资产不能抵消任何投资风险 D:当相关系数为0时,投资两项资产的组合不能降低风险
某上市公司2011年的营业额为15亿元,息税前利润为3.2亿元,公司的资产总额为48亿元,负债总额为32亿元,债务年利息额为1.2亿元。公司计划2012年对外筹资5亿元投资一个新项目。筹资安排初步确定增发新股筹资4亿元,从银行贷款1亿元。经过估算,股票的资本成本率为10%,贷款的资本成本率为6%。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初步筹资安排,5亿元筹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 )。
A:7.5% B:8.6% C:9.2% D:16.0%
某上市公司2010年的营业额为8亿元,息税前利润为2.2亿元,公司的资产总额为24亿元,负责总额为16亿元,债务年利息额为1.1亿元。公司计划2011年对外筹资3亿元投资一个新项目,筹资安排初步确定为发行股票筹资1亿元,从银行贷款2亿元。经过估算,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率为15%,银行贷款的资本成本率为7%。
根据初步筹资安排,3亿元筹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 )。
A:7.55% B:8.63% C:9.67% D:11.00%
某上市公司 2013 年息税前利润为 2.2 亿元,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24 亿元,负债总额为
16 亿元,债务年利息额为 1.1 亿元。公司计划 2014 年对外筹资 6 亿元投资一个新项目,初
步确定公开发行股票筹资 5 亿元,从银行贷款 1 亿元。经分析测算,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
为 1.1,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10%,无风险报酬率为 5%,公司贷款的资本成本率为 8%。
从该公司初步确定的筹资结构看,权益资金的筹资比例大于债务资金的筹资比例,其目的可能是()。
A:降低综合资本成本率 B:谋求财务杠杆利益 C:利用该公司股票价值被高估的良机 D:提高股票投资收益
下列有关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相关系数为+1,则投资组合的标准差等于两项资产标准差的算术平均数 B:如果相关系数为-1,则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最小,甚至可能等于0 C: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投资组合不能分散风险 D:如果相关系数为-1,则投资组合不能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