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小班的课堂上,一个小孩向老师提出要上厕所,如果老师不加思考地答应了这个孩子的请求,往往会有更多的孩子也向老师提出同样的请求,这是因为()
A:孩子们真的有上厕所的要求 B:一部分孩子是闹着玩的 C:课堂学习太枯燥了,孩子们想换个环境 D:孩子们的兴趣发生转移 E:孩子的模仿效应
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了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努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了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 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
幼儿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许多事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比如突如其来的声音、好玩的玩具等。成人对幼儿注意的组织常是通过言语指示来实现的,通过言语指示,可以提醒幼儿必须完成的动作、应注意的情况。老师突然停止说话,孩子们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这是老师通过言语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控制幼儿的注意活动。
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了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努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了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
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
()句是受事主语句。
A:作业孩子们已经做好了。 B:孩子们还没有做好作业。 C:作业是昨天布置给孩子们的。 D:孩子们把作业做好了。
刚从卵中孵孵出来的幼虫叫做()龄幼虫,经过3次脱皮成为()龄幼虫。
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俞老师就要求自己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班主任每一届新生入校前老师总是从孩子们的“读”写”等细节入手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孩子们在体验中逐渐学会了阅读,端正了书写姿势。 他还带孩子们到超市体验购物,让孩子们学会选择物品、自觉排队;带孩子们乘坐公交车,学会购票、文明乘车;带孩子们到养老院打扫卫生,做小小志愿者平时,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事, 总是愿意告诉俞老师。一次外出游学,小涛悄悄告诉俞老师自己有时会尿床,前老师便将小涛安排和己住一个房间,每到半夜尽早提醒小法上厕所,这成了他俩的秘密前老师还在班上成立 了“少年科学院”,尝试以各种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时候为准备一个实验,前老师要查阅许多资料,充分准备,让孩子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有收获。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俞老师的教育行为。
养鸡场用2800个鸡蛋孵小鸡,结果有5%没有孵出来,孵出 只小鸡.
解:2800×(1﹣5%)
=2800×95%
=2660(只)
答:孵出2660只.
故答案为:2660.
简答题:
(1)《行道树》第3自然段里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这份痛苦带来怎样的深沉?
(3)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4)《第一次真好》第1段中的“景色”并不见得很美,为什么“我”却把它比喻成一幅秋日风情画?(可摘引文中原句回答)
(5)第4段中“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中的“眼巴巴”写出“我”和孩子们的什么心情?(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
(6)第5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文中是指哪一次?(答案不超过10个字)
(7)作者在文中详细提到的第一次的经验有哪些?
(8)“第一次”给作者奇妙的感觉是什么?(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
(9)作者在文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10)下面两个句子意思相同,但第①句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①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②第一次去露营、自己动手做饭、坐火车、坐喷气机、看见雪、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11)《行道树》中“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12)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①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②因为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
(2)制造清新,勤生绿叶,献出浓阴,给市民带来快乐。
(3)“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4)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5)急切的盼望。
(6)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
(7)第一次看到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
(8)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9)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0)第①句表达效果好,因为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
(11)这是假设,“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12)原因:①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乐”说的是它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②“忧愁”是因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阴”为城市制造清新。“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晶。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9.文章开头写“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0.本文写了多个“第一次”,却有详有略,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1.“第一次真好”,综观全文,“好”在哪些地方?(3分)
答:
12.“第一次真好”,那么,怎样才能拥有更多的第一次呢? (3分)
答:
9. 引出“第一次”,提出第一次让人心头充满喜悦与新奇的感悟。(一点1分)
10.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和鸟儿的长大,具体生动地表现“第一次”让人充满喜悦、新奇而回味无穷。其他略写,从面上铺开,启发读者思考,希望人们拥有更多的“第一次”。(“详写”“略写”各2分。)
11.好在能让人心中充满喜悦与新奇;好在感觉很奇妙,让人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好在能让生命多姿多彩。(一点1分)
12. 示例:大胆尝试,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第一次。积极、勇敢地对待生活,珍惜、思考、品味、拥有第一次。不惧怕不愉快的第一次,丰富人生色彩。(一点1分)
记叙文阅读,完成12—15题。(16分)
第一次真好
①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④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⑤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扑扑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猜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⑥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⑦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⑧愿你珍重第一次。
12.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三次?请各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3分)
①
②
③
13.第③自然段划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2分)
14.作者的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2分)
15.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2分)
12. ①偶见柚子树 ②饲养十姊妹 ③十姊妹孵化小鸟
13. 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索;承上启下(或:过渡)
14.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他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15. 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