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1.(1)居:处、处在 (2)进: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 (3)归:归依
2.(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
4.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5.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呵。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国怀乡/西蜀之去南海 B.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
C.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辍耕之垄上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3.“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答:
1.B
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1.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或异二者之为
2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喜—— 民——
进—— 忧——
23.文段中“进”照应 ,“退”照应 。(2分)
24.文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分)
2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26.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分)
21.D 22. 悲 君 退 乐 23.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24.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26.先忧后乐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3)心旷神怡(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完全,详尽 (2)放晴 (3)开阔;愉快 (4)探求
请解释下列虚词“何”的用法和含义。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
2、如太行、王屋何? ( )
3、豫州今欲何至? ( )
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 )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 )
1、什么
2、怎么样
3、哪里
4、多么
5、什么原因
解析:
【标签】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D:饮者怀无厌之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
A: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②青,取之于蓝 D:①若毒之乎 ②更若役,复若赋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 (李白《蜀道难》)
(3) ,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答案】
(1)不以物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 )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萦岩峦
(3)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舟渡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易错字:庙堂、猱、攀援、萦、岩峦、艰、渡。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 。(《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