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北通巫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古文观止》的作者总评《岳阳楼记》说:“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其中“忧乐正论”是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篇段积累——默写范仲淹《岳阳楼记》选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1—5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而往,暮而归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以俟夫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也 子子孙孙无匮也(《愚公移山》)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1.B、E

2.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3.“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4.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5.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9.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B.第②段由远眺洞庭湖景色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问题。

C.第③段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心情。

D.选文突出滕子京的政绩,并写出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9.宋(北宋)( 1 分)范仲淹(1 分)

10.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或众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 分)

11.D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上文“ ”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2分)

11.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1分)

12.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是 ;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13.根据你的感受,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所表现的画面和感情。(4分)

[77105c7e81713d73.gif]

岳阳楼记(节选)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9. 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B.、第②段由远眺洞庭湖景色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问题。

C.、第③段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心情。

D.、选文突出滕子京的政绩,并写出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9、宋(北宋)(1分)    范仲淹(1分)      10、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或“众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分)    11、D(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7.解释加点的词。(3分)

胜: 涯: 备:

28.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9.上文的作者是 朝的 ,他认为“迁客骚人”的做法不可取,联系全文,说说他认为古代圣贤的做法是 , ,从而表明了他的伟大抱负是 。(5分)

27.胜:美丽。  涯:边。  备:详尽。    28.(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9.北宋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言文阅读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解释加点的词。

胜: 涯: 备: 极:

2.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括回答这个句子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4.上文的作者是 朝的 ,他认为“迁客骚人”的做法不可取,联系全文,说说他认为古代圣贤的做法是 ,从而表明了他的伟

大抱负是

i.胜:美丽。  涯:边。  备:详尽。  极:尽。  2.(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广阔浩淼和景象的变化万千。  4.北宋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微斯人,吾谁与归?

⑴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共3分,“得无”1分,反问语气1分,句子通顺1分。)

⑵除了这种人,我与谁一起呢?(共3分,“微”“归”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