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前四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2分)

第一,     ;第二,     

【活动二: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分析下列诗句中诗人借“雁”和“燕”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1)第一,物候的循环变化;第二,物候随季节气候而变化。(2)“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燕”是春的使者,“迎燕”表明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喜爱之情。

综合实践题

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为此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据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1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东北三省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撞钟鸣警仪式,用钟声和警报声警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9时16分,由中央有关部门、东北三省政府、解放军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撞钟手,一起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鸣敲击在人们的心中。9时18分,尖利的防空警报从四面八方响起,震撼着沈阳全城。博物馆广场上1000多名各界群众静静伫立。同时,在沈阳规定的道路上所有车辆停止行驶鸣笛示意。此时此刻,东北三省所有城市也一同拉响警报。 3分钟后,警报声从天际消失。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撞钟鸣警活动后,数千名沈阳市民进入博物馆参观。

⑵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40多年的“铸剑为犁”的雕像图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片的内容及含义。(2分)

内容:

含义:

(1)东三省共同撞钟鸣警"勿忘国耻"(意到即可)          

(2)内容:图片中一个青年人一的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意义:象征着人类要求停止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写出两点)

探究结果一:

探究结果二:

(2)请为材料二补充一个例子。

 ( 1 ) 成才需要一个艰苦的环境。

(2 ) 应该加强挫折教育、苦难教育。

(2)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

口语交际·综合探究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成长中的少年也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现在,班上准备开展一次“成长的烦恼”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请你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那些项目?请例举两项。

(2)当你的朋友遇到烦恼时,你会如何去开导他呢?请结合相关的例子加以开导。

(1)示例:烦恼大家说;烦恼大采访

下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标志、实物图片及简要文字说明,请你认真研读和探究,从中提取出这些标志和实物的共同特征及具体表现。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由印形部分、“Beijing 2008”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印形图案好似一个北京的“京”字,又像一个舞动的人型,潇洒飘逸,充满张力。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 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融入了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

 (1)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意思对即可) (2)会徽标志中的印章,体育图标中的篆字(书法),火炬形象中的祥云等,火炬接力标志中的凤凰。

地名路名桥名,往往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细细品读梅州那千姿百态的地名路名桥名,我们会想得很远很多。如同福、广福、兴福、太平路、锦绣路、天堂山等,让我们认识到梅州人民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祈求安康幸福。又如学艺路、文化路、教育路等,则告诉我们:梅州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地方。宪梓大道、彬芳大道、秋云桥、秀兰大桥、田家炳大桥等,则又告诉你:

示例:华侨乡贤关心家乡,捐建众多的道路桥梁。

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独特魅力,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运用汉字元素设计的,主图案由北京的“京”字变形而

成。右下图是某体育项目的会标,请你说出它的妙

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这是划船比赛项目的会标,设计者巧妙地将两个划船人正在进行比赛的姿态设计成一个“比”字,既形象地表明了体育项目的内容,又突出“比赛”的意思。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姿

导游词: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综合性学习

某校八(1)班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 。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高涨,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1)汉语中有些同音字、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2)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3)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外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1)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你为正方确立的观点是:

(3)请你再为正方补充一条阐述观点的理由。

(1)略(2)汉语魅力无穷。(3)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汉语认识世界,接纳客体,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精神世界。或:有关专家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说明为主,同时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试找出文中描写的段落,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日落景象。课下自己去观察日出或日落,然后写一段描写文字。

【参考答案】第二段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有关日落景象的描写,请参照“问题探究”。
    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时→日出(落)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落)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