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下面表格是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由此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有四大积极变化。请仿照例句(4),分析表格中(1)—(3)项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
(1) | 人口净增值 | 1990年-2000年增 1.3亿人 | 2000年-2010年7390万人 |
(2) | 城镇人口比重 | 2000年比1990年上升9.86% | 2010年比2000年上升13.46% |
(3) | 人口中文盲率 | 1990年-2000年为6.72% | 2000年-2010年为4.08% |
(4) | 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 1990年-2000年平均1.41亿人 | 2000年-2010年平均2.61亿人 |
例句(4):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使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
(1)人口净增长逐年减少,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
(2)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
(3)人口中文盲率逐年下降,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请你结合以下材料,针对“名校游”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某名校学生:到处都是游客,甚至教学区里也有大批游客。游客们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的附近,不分地点和场合,大声说话,我们很难安静下来听课、读书、做实验。
某游客:其实我们也就是走马观花,很盲目。我带着女儿,本来想让她了解知识,开阔眼界,可是我们参观的地方什么介绍也没有,能了解的东西太少了。
某名校管理者:游客太多,我们希望加大收门票费的力度,限制客流。但有一些人反对说,国外大部分名校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或者部分景点收费。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左右为难。
宣传委员为本期黑板报拟标题,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材料写出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名校旅游盛行,
答:
①划定游览区和非游览区,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②提高游客素质,参观时保持安静。
③设置讲解员(或导游),避免游客盲目参观。
④限制客流,慎重收费。
管理制度待建
综合性学习
“名校游”近几年来受到热烈追捧。班委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介绍火爆的“名校游”,供同学们假期出游时参考。宣传委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分析以下材料,提取关于“名校游”情况的主要信息。
在清华大学,成团成组的旅游者川流不息,每天团体游客在5000人至7000人之间;许多游客是身穿各色文化衫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游客们在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前、在“水木清华”的湖光亭影间留连。每年樱花烂漫时节,武汉大学游人如织,2013年高峰时期,更是一天“挤进”20万人。武大的老图书馆以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吸引着游人。夕阳西下时,透过老图书馆宽大窗户的红光,映在一个个俯首苦读的学生身上,更让人体会到一种庄重与和谐,宁谧与典雅的氛围。
主要信息:
近几年来,名校游客量逐年攀升。
游客中大多数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游客们喜爱名校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独有的文化氛围
下面是某中学开展“红色之旅”主题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探究该活动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每点4个字)
2013年5月,某中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依据学生意愿确定以参观军事博物馆为内容开展此次活动。参观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由衷地感慨中国武器的迅速发展,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为了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各自特长、爱好合理分配任务。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撰写参观心得,就连平日里很少动笔写作的学生也记录了自己的想法,并在 “腾飞的中国”主题班会中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无愧于国家的中学生。
探究结果:______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
答:______
探究结果:目标明确;前期调查(尊重意愿);合理分工;及时总结
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团支部就城镇中的某中学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大调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说出某中学能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
【材料一】 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调查表
年 份
项目内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 100元/人 150元/人 200元/人
学校规定实践活动成绩占综合素质评价比例 5﹪ 10﹪ 20﹪
家长对实践活动认可度 76﹪ 85﹪ 96﹪
【材料二】
据了解,某中学在探讨和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大力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参与社会,在社会中增长才干。从2010年至今已组织活动30余次,且每次活动都得到当地资源单位的大力支持。每次活动学生们的参与率都非常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总是抱着娱乐、游玩的态度,不能把活动与自身学习、成长相结合。
原因:______
原因: 政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学校越来越重视;家长越来越认可;资源单位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率高
综合性学习。
……
材料四: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0个字左右)
示例: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为一点小事而离家出走。离开你们的日子,我就像大海中一叶扁舟,迷失了方向。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永远不会离开这温暖的港湾。
综合性学习。
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让多数同学都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3)班会结束后,你将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场的某位学者。请拟写出你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要求角度不同)
(1) 活动内容:“民族文化”知识竞赛。
基本思路: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2) 示例一: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示例二:我推荐张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3) 问题1:现在青少年漠视传统节日,流行过洋节,您对此如何看待?
问题2:国家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日,您能说说这样做的意义吗?
今年5月30日,铜仁市“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全面启动。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①不文明现象:
②整改措施:
(2)为了发挥班级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不少于30字)
(1)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①不文明现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出口成脏、起绰号、搞恶作剧等。(指出一种即可)
②整改措施: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或加强班级管理、设置文明礼仪宣传牌、实行操行评分奖惩制度等)。
(2)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言之成理即可)
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
(3)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
(4)有同学在书城标记收集中,收集到了某书城的标记,设计者巧妙地体现了桥梁、钥匙、太阳这三个概念,其中“太阳”象征对书城未来发展态势的祝福。请从“桥梁”“钥匙”两个概念中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你的理解。
(1) 感受文字之乐!(言之成理并有号召力、感染力)
(2) 活动主题: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
活动目的: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__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
(3) 示例a:我认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因为经典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不论是对于我们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成长都大有益处。示例b:我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能反映出时代的信息,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符合我们的心理需要,对我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都很有帮助。
(4) 我选“桥梁”象征书城沟通了书籍与人们的关系。,我的理解是“钥匙”象征书城开启了人们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__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材料三:下面图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请写出两种。
(1) ;(2) 。
【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3分)
(1)家和万事兴 (2)天道酬勤 (3)百善孝为先
选 项,理由: 。
【授家风】王礼同学考试完后回到家,一进门就把书包扔到沙发上,翘起腿看电视。此时,爷爷和张大爷正在聊天。妈妈走过来说:“礼礼,见到客人要问好,坐有坐相……”王礼觉得很委屈,大声说:“没那么多规矩,你不是说考试考好就行啦!”
当地人都称颂王爷爷家教有方。爷爷晚上找王礼谈心,你认为以下哪一项最符合爷爷说的话。( )
A.礼礼,没有规矩咋成方圆?不讲规矩,分数再高也没用。
B.礼礼,你考试这么辛苦,在自己家里不用讲究那么多规矩,放松一下,没事的,别听你妈的。
C.礼礼,妈妈要你讲文明,有礼貌,这是对的,这也是我们王家人的传统。学习、考试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做人和做事。
D.现在你要以学习为主,考上一中最重要,规矩的事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寻家风】示例:(1)学习(记住)祖训;(2)向长辈(父母)学习;(3)遵守一些好规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展家风】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授家风】C
【扬家风】身教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