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材料】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白雪覆盖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春光了。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答:
文章题目“惊蛰响起春天的前奏”寓意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写自己的阅读体验。(不少于80字)
答:
题目寓意深厚。不仅写出了惊蛰节气到来时春天生命的觉醒、成长,也写出了人们在惊蛰到来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写人类积极向往的情景,惊蛰是大自然生命的号角。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春天,也需要有一个促使自己生命觉醒的声音。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生命蓬勃成长的生机。(结合人与自然的向上追求)(整体语言表达流畅)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清明节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清明节适逢春天,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寒食节源于有关春秋晋文公和介子推惊心动魄的传说。清明节还有祭祖扫墓、踏青游春、蹴鞠、插柳等一系列的风俗。
材料二:谷雨节气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材料二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知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1)清明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①时间的确定②谷雨节气的由来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谷雨节农民进入农忙时节
(3)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事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
今年是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立10周年,学校开展以“爱我家园,情满西溪”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下面内容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材料,请你概括西溪湿地在保护方面的两条措施,每条不超过8个字。
杭州市在西溪湿地划定了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历史遗存三个保护区,对生态环境较好、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相对封闭保护。这些区域除小型摇橹船和科考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为鸟类以及其他生物营造更加静谧的生存环境。湿地生态不断改善,为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在保护的同时适度利用,通过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也就是找到了保护与利用结合的平衡点。湿地公园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游客3100余万人次。仅2014年就接待游客445万人次,经营收入超2亿元。
(2)请根据下列材料给西溪湿地的“花朝节”写一句宣传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琼花、紫丁香、花毛茛、七里香、毛地黄、石竹、花烟草……花朝节期间,西溪湿地内80%的花卉都到了盛花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正好赏花踏青,还有缤纷多彩的活动,为市民游客的赏花之旅增添更多乐趣。
(3)针对以下漫画中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请你表达
自己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1)实行相对封闭保护保护利用相结合(实行适度利用)
(2)示例:人在花中行,心入诗里游。身行花朝美景,情醉西溪风情。
(3)漫画中的一些游客攀爬到文物古迹上拍照,这种行为是极不文明的。不仅严重损害了国人形象,也拷问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更会文物造成了损害。所以游客需要自律,文明出游,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处罚力度,维护景区的秩序。
趣话‘叶’字” 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⑴请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
⑵新年到了,家里买了几副对联, “府纳朝阳瑞祥来”、“人遇年华个个欢”“五羊献瑞报佳音”、“万树争荣添翠色”、 “叶迎春风新年到”,“岁通盛世家家富”,由于上下联混在一起,请你选出完整正确的一幅,贴在门上。
上联是: 下联是:
⑶【实践运用】为了营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如“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 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 “绿叶” 来比喻哪一类人?
略
综合性学习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出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为此次活动所拟写的三个主题词,作为活动的主持人,你将选用哪一个?
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我选: 。其理由: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一个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
提炼出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 经 常 | 有 时 | 很少 | 没有 |
百分比 | 5.9% | 52.9% | 35.5% | 5.9% |
解决方式 | 对父母说 | 对同学说 | 对老师说 | 不说 |
百分比 | 2 3.6% | 35.5% | 5.9% | 35.5% |
信息一:
信息二: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活动一: 活动二:
(4)留守生小明同学以前经常封闭自己,学习不专心,让在外打工的父母非常担心。经过同学们的帮助,他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小明打算通过亲情电话向父母报告自己的情况,请你以小明的口吻写出所要说的话。(50字左右)
(1)第③个更贴切,因为它扣紧主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此次活动的内容。
(2)A.很多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B.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或者不说。
(3)示例:举办“我与留守生心连心”演讲比赛。开设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评选自立自强优秀留守儿童。
(4)示例:妈妈!我班最近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同学们非常关心我,我现在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请你们不要担心。
综合性学习
下面表格是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由此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有四大积极变化。请仿照例句(4),分析表格中(1)—(3)项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
(1) | 人口净增值 | 1990年-2000年增 1.3亿人 | 2000年-2010年7390万人 |
(2) | 城镇人口比重 | 2000年比1990年上升9.86% | 2010年比2000年上升13.46% |
(3) | 人口中文盲率 | 1990年-2000年为6.72% | 2000年-2010年为4.08% |
(4) | 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 1990年-2000年平均1.41亿人 | 2000年-2010年平均2.61亿人 |
例句(4):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使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
(1)人口净增长逐年减少,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
(2)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
(3)人口中文盲率逐年下降,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请你结合以下材料,针对“名校游”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某名校学生:到处都是游客,甚至教学区里也有大批游客。游客们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的附近,不分地点和场合,大声说话,我们很难安静下来听课、读书、做实验。
某游客:其实我们也就是走马观花,很盲目。我带着女儿,本来想让她了解知识,开阔眼界,可是我们参观的地方什么介绍也没有,能了解的东西太少了。
某名校管理者:游客太多,我们希望加大收门票费的力度,限制客流。但有一些人反对说,国外大部分名校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或者部分景点收费。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左右为难。
宣传委员为本期黑板报拟标题,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材料写出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名校旅游盛行,
答:
①划定游览区和非游览区,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②提高游客素质,参观时保持安静。
③设置讲解员(或导游),避免游客盲目参观。
④限制客流,慎重收费。
管理制度待建
综合性学习
“名校游”近几年来受到热烈追捧。班委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介绍火爆的“名校游”,供同学们假期出游时参考。宣传委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分析以下材料,提取关于“名校游”情况的主要信息。
在清华大学,成团成组的旅游者川流不息,每天团体游客在5000人至7000人之间;许多游客是身穿各色文化衫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游客们在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前、在“水木清华”的湖光亭影间留连。每年樱花烂漫时节,武汉大学游人如织,2013年高峰时期,更是一天“挤进”20万人。武大的老图书馆以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吸引着游人。夕阳西下时,透过老图书馆宽大窗户的红光,映在一个个俯首苦读的学生身上,更让人体会到一种庄重与和谐,宁谧与典雅的氛围。
主要信息:
近几年来,名校游客量逐年攀升。
游客中大多数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游客们喜爱名校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独有的文化氛围
下面是某中学开展“红色之旅”主题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探究该活动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每点4个字)
2013年5月,某中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依据学生意愿确定以参观军事博物馆为内容开展此次活动。参观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由衷地感慨中国武器的迅速发展,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为了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各自特长、爱好合理分配任务。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撰写参观心得,就连平日里很少动笔写作的学生也记录了自己的想法,并在 “腾飞的中国”主题班会中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无愧于国家的中学生。
探究结果:______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
答:______
探究结果:目标明确;前期调查(尊重意愿);合理分工;及时总结
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团支部就城镇中的某中学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大调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说出某中学能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
【材料一】 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调查表
年 份
项目内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 100元/人 150元/人 200元/人
学校规定实践活动成绩占综合素质评价比例 5﹪ 10﹪ 20﹪
家长对实践活动认可度 76﹪ 85﹪ 96﹪
【材料二】
据了解,某中学在探讨和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大力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参与社会,在社会中增长才干。从2010年至今已组织活动30余次,且每次活动都得到当地资源单位的大力支持。每次活动学生们的参与率都非常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总是抱着娱乐、游玩的态度,不能把活动与自身学习、成长相结合。
原因:______
原因: 政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学校越来越重视;家长越来越认可;资源单位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