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这项公益活动由北京市一家民间组织发起,很快就推行到全国。假如你是一名“光盘行动”的志愿者,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学校食堂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校园网上倡议学生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以下是部分学生的留言,请你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宁馨儿:从此刻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尊重汗水和创造。
晴空一鹤: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意识叫珍惜,有一种美德叫节约。
(2)学校附近有一家酒店,每天都要倒掉顾客吃剩的很多饭菜。你打算向酒店王经理提一条减少浪费的具体建议,作为陌生人,你该如何跟王经理表达你的看法?
(1)示例:“光盘”行动,拒绝“剩”宴!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2)王经理,您好。我是“光盘行动”的志愿者,看到咱们酒店顾客的餐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冒昧给您提个建议,您能否让服务员在点菜时提醒顾客要适量(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以减少浪费,希望您能采纳
综合性学习
品读先贤,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开展“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以“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为开头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简短发言稿。
示例(1):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要学有所成,他为读《易》而翻断了穿竹简的牛皮绳,“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至今还激励着人们勤奋读书。
示例(2):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他向师襄子学鼓琴,不仅熟习乐曲及弹奏技法,而且能够从中领会乐曲的意蕴志向,甚至体会到了乐曲作者之为人,令老师也对他肃然起敬,其好学精神令人钦佩
综合性学习。
经典著作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继承这笔财富,利民中学九年级(3)班的同学特地举办了一次“知人论世读经典”的交流活动。
(1)在交流活动中大家对“什么是经典,经典的标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经典就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有的说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这时主持人问你对经典的看法,你会说:
(2)在交流会上,同学们还对我国的经典著作进行了一番有价值的解读。请你仿照他们的解读,对下面孟子的名言进行解读。
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1)示例: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作品只有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被广大求知者认可才能称为“经典”。(结合客观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2)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无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回答问题前先要分析“示例”中“解读”的格式,经过分析后得出答题思路:先直译所给的名言,然后再说出自己从名言中明白的道理。)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__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这意味着,中国开始从政府层面,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全民阅读。在今年的“4·23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某班级开展了一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一切都迅猛变化的中国,有一项统计数字20年来却几乎没变,那就是人均图书消费量。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12年回落到5.04册。
【材料二】亚马逊发布的一份网民阅读习惯报告也显示,随着电子阅读器的日趋流行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阅读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电子载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纸介书产生了冲击。
【材料三】阅读尚未成为中国人基本的生活内容。不少人聚餐、出游可以不打折扣,但是读书总是借口“有空的时候再读”。一些白领和大学生认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有限是导致阅读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材料四】系列调查还普遍显示,“没有读书习惯或不喜欢读书”“因看电视而没有时间读书”“文化水平有限,读书有困难”“找不到感兴趣的书”以及“不知道该读什么”都成为国民不读书的理由。
【材料五】到201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3个。也就是说,平均每44.28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虽然近年来图书馆建设持续升温,出现了一批堪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但一到人均统计,同样显得严重不足。
(1)以上是同学们为“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读书”主题辩论会搜集的一组材料,其中不能解释目前中国人阅读量低的原因的两则材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为倡导全民读书而写的倡议书中的一段话,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材料一 材料二
(2)示例:书是航船,能运输知识宝藏 书是灯塔,能指引人们走向光明的前方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____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2014年9月9日,____在北师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






图1 图2 图3 图4
图_____,谜底______________;图_____,谜底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精品点评。阅读下面材料,根据画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作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绵的,但是后劲儿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号就是‘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一条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会有所缺失。
【活动二】图1 岩 图2 老舍 图3 势如破竹 图4 新浪
【活动三】示例:在说话或写作中要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
【活动四】示例:李校长,您好!建议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这对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会有促进作用,您看行吗?
语文实践活动。
2013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有关任务。
【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国政府就提出,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证粮食安全,但现在这个“红线”已经被冲破。在2012年前11个月中,我国对三大谷物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粮食自给率勉强维持在90%。
【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材料三】2013年日照市“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没有摆放鲜花,没有铺设红地毯,没有彩球标语,简约朴素的会风赢得广泛好评。自2012年6月以来,日照市还广泛开展了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目前,全市已有1436家餐饮单位、食堂积极参与到此次行动中,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已悄然形成。
(1)认真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结合上面材料,围绕“光盘行动”主题活动,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3)“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让我们一起对此说“NO”!请你根据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1)①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②当前我国餐桌浪费现象严重,而贫困人口数量巨大;③日照市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已悄然形成。(意思对即可。)
(2)①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十分必要;②厉行节约,政府要率先垂范,全民应积极行动;③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
(3)示例: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②厉行勤俭节约,争做“光盘”达人。③倡勤俭剩饭不再,讲节约“光盘”添彩。④“光盘”行动能量正,永续民族节俭风。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综合实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平均在100元左右。同学们之间产生了相互攀比的现象,而很多零花钱的去向,都是用于购买零食或时髦服装追赶时尚。据调查,中学生高额零用钱的支出,无形之中为父母加重了负担,甚至导致了社会上的少年犯罪越来越高。针对中学生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在100字左右。
略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请你按照要求
【材料一】
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
【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材料四】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朗诵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1.(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这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四,请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1(1)[答案]①说明了我国国__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2)[答案]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2[答案]淮扬中学举行经典朗诵比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繁忙的初三生活已经过半,师生们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弥补缺漏,提高做题能力。教室里,办公室中到处萦绕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可是,与这种紧锣密鼓复习氛围不相协调的现象也屡屡出现。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偷着玩游戏,手机上网看电子小说;有的学生也不讲卫生了,更不讲文明礼貌了,到处是乱扔垃圾和打闹喧哗的现象;还有的学生觉得马上就要毕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也要做一回,美其名曰“给自己留点传奇”;更有甚者,竟然有学生公开去说,最后的几天,就要闹一闹,不再敬畏老师等等。
你也是一名即将毕业的中学生,看到这种不和谐的现象,一定感受很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你的见解。(不少于120字)
略
下面材料选自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教科书,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用短语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
【材料一】
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企图以铁路为链、碉堡为锁,压缩围困根据地。正太铁路是日军“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日军妄称正太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为此,八路军总部积极酝酿打击正太路的作战计划,以打破日军的封锁、打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切断山西日军的运输补给线。
三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击毙伤日军2万多人、伪军5000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材料二】
答:
答案示例:主动出击 突破囚笼规模巨大 遍地开花战果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