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就“公交车上让座”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请根据下面的调查数据表,回答问题。
调查 选项 | A.主动让座 | B.如果快到站了就让座,否则不让 | C.等司机说了再让 | D.玩手机或假装睡觉 | E.坚决不让,别人的事与我无关 |
学生选择比例 | 36.15% | 4.26% | 25.53% | 31.93% | 2.13% |
(1)从表中的调查数据能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什么问题?
(2)请你就这个问题给教育部门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1)大多数(或63.85%)大学生不能主动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人(2)示例: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社会道德观的引导教育
2013年度“感动中国”公益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普通人平凡而又伟大的爱。请你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4—5题。
10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电视公益活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黄旭华等十位在过去一年曾感奋人心、传递温暖的“最美中国人”与一个群体站上颁奖台,领受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赞美与敬意。
据悉,他们中有人冲破世俗的藩篱,默默奉献;有人不顾生活颠pèi,为梦想长途bá涉;有人心怀人间真情,做着琐屑却又伟大的事情。“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经全国30家媒体组成的“感动中国媒体联盟”联合推选、网络公开投票以及评选委员会综合评定产生。
1.给上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藩篱 (2)颠pèi (3)长途bá涉 (4)琐屑
2.请你给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1fān 沛 跋 xiè
2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出炉
综合性学习
(1)请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2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 (贝多芬)
下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3)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精神,热爱生命,在人生不断的磨砺下更加坚强,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生命的誓言!示例①:我赞同。学生自行找同桌,能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同桌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示例②:我反对。初中生心智还不成熟,尚无较强的自制力,自行找同桌将导致纪律涣散,影响学习;容易使一些内向的同学遭到孤立,缺乏集体归属感,不利于班级团结。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世界休闲组织(WLO)成立于1952年,目前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它倡导全社会所有人有权利体验高品质休闲生活,并致力于发掘和增强各种有利条件,以各种休闲活动为媒介,来提升社会和个人生活品质。从1988年开始每隔两年分别在全球各地举办世界休闲大会,已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和大洋洲都举办过,近年分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等城市举行,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组织者通过盛会来完善大家的科学知识并体验其内涵。
【材料二】
2020年北京世界休闲大会拟于2020年8月的第三周举办,会期5天。据介绍,大会主会场将设在筹建中的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主题为“休闲提升生活品质”。除了开幕式、闭幕式以外,将安排2次全体会议和4次平行会议,围绕休闲与运动、养生、文化、生态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大会将邀请高校、学术组织、企业团体在内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包括200—300名非本国代表、100多名学生代表。会议期间还将举办水上运动节、通用航空飞行节、特色美食节、民俗文化展等16项休闲体验活动;同时举办休闲产业博览会,推介国内外各类休闲产品设施。此外,大会提倡“全域、全季、全民休闲”的休闲发展理念,推进休闲的时间、空间、主体全覆盖。全域休闲,强调的是空间上的全覆盖,通过全域打造,改善休闲环境,拓展休闲空间。全季休闲,则是时间维度上的全覆盖。我国南北环境差别较大,通过打造全季休闲,丰富休闲活动。全民休闲,强调所在区域全体民众既是休闲的主体,也是休闲的客体,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我们国家,地区之间、居民之间消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提倡全民休闲理念,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有能力参与休闲活动。
1.【材料一】首先介绍了世界休闲组织的①、 ②和理念,然后介绍世界休闲大会召开的情况和 ③ 。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2020年北__谷世界休闲大会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世界休闲组织的理念,请分条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答案示例:①时间 ②性质 ③意义
2.答案示例:
(1)召开多次会议、邀请国内外多个组织中的多名人员参加体现了“致力于发掘和增强各种有利条件”的理念。
(2)举办16项休闲体验活动、休闲产业博览会体现了“以各种休闲活动为媒介,来提升社会和个人生活品质”的理念。
(3)“全域、全季、全民休闲”的休闲发展理念体现“全社会所有人有权利体验高品质休闲生活”的理念。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南京地铁三号线被称为“红楼专线”,它的主题设计源自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场面 一部浩瀚的《红楼梦》,故事情节纵横交错,搬到地铁里的这些场景是如何筛选出来的? 专家解密“《红楼梦》包罗万象,文化意义很高,也体现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我们当时将设计定位为艺术品,不是做博物馆,要选用一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情节,特别是小说中的主要场景不能遗漏。总而言之,要体现古南京的盛事景象以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
【材料三】
记者了解到,地铁中各处文化墙的制作表现手法也不一,包含了古今中外多种风格。如五塘广场站的“太虚幻境”,采用彩雕艺术玻璃制作;夫子庙站的“除夕夜宴”,罕见地将镶嵌玻璃工艺与中国绘画结合;其余一些站点,如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常府街站的“品茗”、武定门站的“眠芍”、卡子门站的“大观园”,采用了天然马赛克、浮雕等手法表现。
“这都是马赛克,一块一块拼上去的,太不容易了。”在卡子门地铁站,足有4米高、10米长的“大观园”前,几位市民手扶墙面,不禁赞叹。
这时,有人提出来:“‘蘅芜院’的‘院’是不是写错了?只还是‘苑’字吧。”争辩随之而来。记者从设计总负责人处了解到,当初团队也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过,后查阅大量清代史料以及绘画,确定“院”字妥,而“苑”字多见于民国时期的绘画。
【材料四】
据研究者统计,《红楼梦》前八十回出现了1200多处南京方言,其数量之多,使得一些学者将《红楼梦》比作用南京话写成的世界文学名著。
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就曾提到“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其中,“撮簸”就是“簸箕”的南京方言说法。“簸”和“箕”都是指竹篾、藤条编成的、扬米去糠的器具。撮簸则指向明确,“撮”就是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来,撮簸专指用于铲垃圾的簸箕。簸箕是北方方言,南京话才说“撮簸”,由此也印证了《红楼梦》语言中的南京“血统”。
南京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故乡,今年5月28日将迎来他诞辰300周年。这个在江宁织造府长大的富家子弟,从小身边不乏讲南京方言的家仆。小时候的语言环境,决定了曹雪芹本人应该会说南京话,或者至少对南京话非常熟悉。
(选自《南京日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有删减)
1.阅读相关材料,哪些内容能看出建设方注重细节,精心施工?
答:
2.(材料四)中“血统”一词用得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现代汉语词典》中“血统”解释为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
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答:
3.下列关于选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三号线图标中,大部分站名都有对应的红楼主题,清晰直观,一目了然。
B.(材料二)运用设问,揭秘地铁红楼场景的选择理由,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C.(材料三)选取了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来表达对地铁文化墙的赞美,准确自然。
D.(材料四)中“据研究者统计”不可删去,它写出下文内容并非虚构,语言严谨。
4.据《江南时报》报道,南京地铁四号线的主题文化是“宁人伟业”,鸡鸣寺站艺术墙主题确定为“曹雪芹和他笔下的人物”。请你根据材料,概括鸡鸣寺站主题确定的依据。
答:
1.地铁场景的选择,选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情节,体现古南京的盛世景象以及区别
于其他城市的魅力。各处文化墙的创作表现手法也不一,包含了古今中外多种风格。
马赛克,都是一块一块拼上去的。对于文化墙上出现的文字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
2.合适。这里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红楼梦》中的语言与南京方言一脉
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答案:C
4.答案示例:曹雪芹出生于南京,他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古典名著,影响深远。地铁四号线与三号线的鸡鸣寺站换乘,而且鸡鸣寺站靠近曹雪芹生活的江宁织造府。完全符合地铁四号线文化主题“宁人伟业”的要求。
期中考试后班内召开家长会,数学教师围绕家庭作业质量差的问题,向家长和学生提出了两条建议,请以班主任身份依据“建议”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不仅……而且……”句式,40字以内)
建 议 1.远离手机、电脑,拒绝__。 2.家长坚持作业检查签字,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质量。 |
答:
要提高家庭作业质量,不仅需要孩子远离手机、电脑,还需要家长坚持检查签字。
【材料一】
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① (霜降 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九天记为一“九”,经过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为了记录“数九”的过程,古人创造了“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数九期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总结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在中国北方流传最广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材料二】
“九九消寒图”是古人为了消磨漫长冬日而创造的一种既实用又雅致的数九习俗。
传说“九九消寒图”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被关押大都(今北京)期间,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便在狱墙上绘八十一格,每日以墨涂一格,以此传达②(熬冬盼春 眷恋故国)的心境。《帝京景物略》则记载了与之类似的雅图:“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从中可以想见一幅素梅图完成之后的美好韵致。
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记载:“贴素梅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俊俏佳人,清晨起来对镜梳妆,以纤纤素手蘸胭脂画梅花,何尝不是画出了深闺里的柔情蜜意?待胭脂梅花铺满整幅,深闺之外,春光喜人,恍然间素梅变作正当时当令的杏花……这恐怕是只有中国才有的闺阁情趣吧?
普通人家也会悬挂消寒图,其中最简单的要数画铜钱。在纸上画出九格,每格内绘九个铜钱状的圆,共八十一个,并根据“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圈中加圈半阴晴”的歌诀,每天用墨笔填涂,直至春天到来。
清代还诞生了“九九消寒迎春联”。如“春泉垂①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③”(秋闻秋语 秋送秋香 秋添秋思),上下联各为九个字,每字同为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则联成。
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暖气、没有手机的古代,通过“画九”“写九”,将寂寞的寒冬过得有滋有味。
注释:①垂:“垂”的繁体字写作“垂”,九画。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
2.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下面这种涂法所表示的含义。
答:
3.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九九消寒图”为什么“既实用又雅致”。
答:
4.材料中介绍了“九九歌”“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联”等数九习俗,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它是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情趣的。
答:
1.①冬至 ②熬冬盼春 ③秋送秋香
2.这一天阴,有风,有雪。
3.“九九消寒图”①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②又借绘画、书法、对联等典雅的文化形式③传达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4.示例一:古人在创造“九九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事物,直观地反映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和农事活动情况,既生动有趣,又将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自然流露出来。同时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语言形式,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示例二:古人独具匠心地以梅花为素材,通过每日的点染勾画,记录下送冬迎春的每个日子。寒冬将尽,春色渐满,一笔一画之间的美好期许,使枯燥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
“2015年石景山区中学生戏剧节展演活动”吸引了全区师生广泛、积极地参与。围绕“演绎经典,体味人生”的主题,师生们阅读名著,改编剧本,排演剧目,不少学校还成立了戏剧社。各校共报送27个剧目,其中11个剧目参加了展演活动。(共4分)
⑴作为校报记者,你将采访参加展演的同学们。请你针对戏剧节的主题,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采访问题
答:
⑵下面是对参演同学的采访记录。请依据采访记录,用一句话总结同学们参加展演活动的收获。(要求:用“不但……而且……”的句式,限40字以内)
学生A.:在改编、排练话剧的过程中,我们反复阅读原著,更深刻地理解了作品的
内容,更细腻地感受到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学生B.:这次展演,我们看到了其他学校的很多优点,从中吸取了不少表演经验。
答:
⑴示例:你觉得将经典名著搬上舞台对我们的精神成长有什么意义?
⑵示例:同学们通过参加展演活动,不但加强了对名著的感悟,而且提高了表演水平。
小作文
请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写作。
【文题一】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学科实践活动,在校内开展像听写大赛,戏剧节、体育节、辩论会、科技周等参与性活动,校外进行参观实践,如__升旗、参观博物馆、走进大学实验室亲手做等等。你一定是带着问题去参加活动的,请你任选一项活动,介绍一下你研究的问题,或写一写你研究问题的过程,或介绍一下你的研究结果。要求150—200字。
【文题二】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刚得到获奖的信息时她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请你写一段话给屠呦呦,向她表示祝贺或感谢。要求150—200字。
略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讲究饮茶,在茶具的选择和制作上也讲究集实用与美感于一体。瓷质茶具有传热慢、不易炸裂、既保温又不烫手、质地细腻不吸水、容易清洗等特点,再加上瓷器轻巧坚实,质如美玉,音清韵长,能够很好地烘托茶的色、香、味,因而千百年来为饮茶者钟爱。
中国的瓷茶具从釉色上大致分为青瓷、白瓷、黑瓷、彩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唐代和五代盛极一时,生产延续到宋代。越窑茶盏,釉色青绿微黄,与茶汤相映成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用“类玉”“类冰”来形容越窑青瓷胎釉之美。青瓷名窑众多,釉色丰富,如宋代汝窑天青釉、官窑粉青釉、哥窑冰裂纹青釉、龙泉窑梅子青釉,将青瓷淡雅青莹之美推到顶峰。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具除了青瓷盏,还有白瓷盏。邢窑白瓷盏以“白如雪”而闻名,且“天下无贵贱而通用之”。其实,白瓷脱胎于青瓷。南北朝之前,陶瓷以青色为主,原因是烧瓷原料中杂质含量较高,无法去除。后来,将含铁量降至2%以下,就烧成了白瓷。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一组邢窑白瓷显示,中国在北齐时期创烧出世界上最早的白瓷。以烧制白瓷著称的还有创烧于唐代、极盛于北宋和金的定窑。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朝廷在江西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以真宗年号将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景德镇烧造的白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名闻天下。
宋代流行黑瓷茶具,这与宋人点茶之风有关。点茶即先将压制成圆饼的团茶用茶碾碾碎,再用丝罗过筛,然后将茶粉置于碗中,先注沸水调成茶膏,再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快速击拂至茶汤发泡。雪白匀细的泡沫浮于茶汤之上久聚不散,而黑瓷盏最能衬托雪沫乳花之美。苏轼曾写诗赞道:“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当时流行的建窑黑瓷大多呈浅黑或紫黑,黑色釉面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各种褐斑结晶纹,有的细密如兔毛,称为“兔毫”,有的如鸟羽或银星密布,称为“鹧鸪斑”或“银星斑”,风格古朴雅致。
明、清两代茶具由黑转白,与饮茶习惯变化有关。明朝以后,直接冲饮的散状叶茶,逐渐取代了制作和饮用都十分繁琐的紧压团茶。成熟于元朝的青花茶具有内壁洁白,外壁蓝白相映,纯净雅致的特点,更衬托出茶汤本身的色泽,因而逐渐成为流行的茶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虽然只有蓝白两色,但与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瓷不同,属于彩瓷。13世纪,景德镇利用来自波斯的钴蓝创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开创了中国陶瓷由单色素瓷向多色彩瓷过渡的新纪元。元代最后几十年间,钴蓝矿石原料源源不断从波斯运往中国,景德镇则为波斯及阿拉伯顾客专门烧制大宗青花瓷器。元代至清代,景德镇外销的青花瓷常常装饰有所销往国家或地区的文字或图案。明、清两代,景德镇还先后创烧出各种青花衍生品种,制瓷工艺不断攀上新的历史高峰。
【材料二】
![]() |
图例:瓷插屏
1.下列诗句中,描写青瓷釉色之美的一句是( )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B.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C.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元·白朴《满庭芳》)
D.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清·龚轼《陶歌》)
2.根据【材料一】,宋代范仲淹的诗句“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中雪涛起”中写了点茶过程当中的哪两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材料二】图片中的瓷插屏是【材料一】中提到的哪种瓷?请根据【材料一】做出判断,并分条简述理由。
1.A
2.要点:用茶碾将茶碾碎 在瓷瓯中搅起雪白乳花
好处:能更好地衬托雪沫乳花之美
3.要点:①青花瓷。②理由一,瓷插屏上图案两色分明,显然不是素瓷。理由二,瓷插屏上的装饰文字为外文,符合外销青花瓷的特点。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