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下面四个成语中的任意一个写句子。 (2分)
炉火纯青 推陈出新 潜移默化 赏心悦目
。
示例:朗朗的钢琴演奏已经磨炼得炉火纯青,听他演奏,如置身于高山流水旁、鸟语花香中。(2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中国青年网2月23日讯(记者 张婷) 日前,团中央发出《关于“3·5”期间集中开展学__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共青团在今年“3·5”__纪念日期间,以“传承__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为主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组织广大青少年集中学习宣传__精神,广泛开展学__实践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兴起活动热潮,形成示范导向。通知要求在中学集中开展以“讲故事、做好事、寻榜样”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班会)活动,对校园内外、同学身边的__式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进行展示传播,并就近就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2分)
答:
(2)我校决定开展“__与我同行”活动,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1条上下句句式整齐宣传标语,请你也来一展身手吧。(不超过15字)(3分)
答:
(1)日前,团中央要求各级共青团开展学__实践活动。
(2)示例:学习__事迹,弘扬__精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心选择/终身学__,服务树新风/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事业靠大家/助人为乐情长在,__精神心永存/助人一刻,快乐一生/真情暖万家,青春见行动;Xkb1.com
综合活动。(4分)
某社区是省级文明社区,十月一日国庆节期间举办系列庆祝活动。考虑到今年十一,恰逢上海世博会展览,上海世博会积极实践“低碳经济”的许多做法得到广泛的赞誉。因此,在社区的活动安排上,既要气氛活跃,又要节能、环保。请你参与部分活动,并发挥你的重要作用。
(1)社区举办了联欢晚会,舞台两边的台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2分)
(2)请你对组织者提出做好“节能、环保”的两条建议(2分):
(1)如:文明,让社区更和谐; 社区,让邻里更和睦 等 (2)略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2分)
本报讯:“这瞬间我绽放,只愿为你而美丽……”这两天,走到上海世博园E.片区中国民企联合馆,游客首先听到的就是这首由华谊兄弟邀请国内顶尖音乐人为民企馆创作的主题歌曲《活力 闪耀》,走进馆内,复星集团、新光集团、华谊兄弟等闪亮的“金华元素”又特别吸引游客的眼球。
。
“金华元素”闪亮世博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这个 统计情况,回答下列各题。(4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 人 数 | 百分比 |
文学名著 | 26 | 13﹪ |
武侠小说 | 30 | 15﹪ |
时文杂志 | 32 | 16﹪ |
卡通画 | 112 | 56﹪ |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2)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大多数初中生课外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 多读文学名著
读下面一则小幽默,简要回答问题。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⑵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出他什么心态?(3分)
(1)每瓶啤酒的分量太少(这位顾客的本意是指责老板卖的啤酒只有半杯,但他利用老板“唯利是图”的心理,巧妙地设下一个“圈套”,让老板不知不觉地钻进去,然后出其不意地指责老板的行为。)
(2)唯利是图;急于赚钱;为了赚钱,不顾客人感受。
小明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今年过春节时他想为自己的庭院编写一幅对联,他吟出“春为一岁首”的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 。(2分)
梅在百花先
综合性学习。(6分)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2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2)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3分)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
(3)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1分)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2fb308b4b49696c5.jpg]
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2分,写出2点即可)(2)传统的茶文化为人们所欢迎;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喝茶有预防保健的作用。(3分)(3)③①(1分)
仔细观察下图,写出你的感悟。(2分)(从家长、孩子两个方面来谈)
家长:
孩子:
不能对子女包办过多,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做,以培养他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2分)
A: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B:衔觥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