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乃下令:“(),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A:又何焉/傅说举于版筑之 B:欲言,无可进者/不能察,必以情 C:塞忠谏之路/伤先帝之明 D:不能名其一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 门庭若市

欲信大义于天下 愿为市鞍马

C.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D. 何以战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皆以美于徐公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中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了乡人的目光短浅,同时也反衬了曹刿的爱国精神。

B.甲文中曹刿经过与庄公的一番对话,知道庄公忠实于自己的下属,凭借这点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C.乙文中邹忌采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是臣子提出正确的意见,统治者虚心纳谏而成功,二者虽然方法不同,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9.C(A.实情;通“伸”B.集市;买D.凭借;认为)

10(1)这只是小的信用,不能令人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赐福)的。(共2分。“孚”“福”各1分)

(2)能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让我听到的人接受下等的奖赏。(共3分。“谤讥”“市朝”“闻”各1分)

11.B(“忠之属也”意思理解有误。)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邹忌)照镜子审视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

(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翻译句子。(4分)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2)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详查,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在下列句中,选出“虽”的意义与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虽欲言,无可进者 C: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下列各句中“虽”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寡人虽__之余,不鼓不成列 B:虽及胡耇,获则取之 C:虽欲言,无可进者 D:虽不能察,必以情

【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人) B: 不期而遇《中国成语大词典》(希望) C: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 D: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时期,期限)

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