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⑴楚人怜之 ( ) ⑵长跪而谢之 ( )
⑶自董卓已来 ( ) 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⑸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⑹入则无法家拂士 ( )
⑴爱戴 ⑵道歉 ⑶通“以”
⑷给予 ⑸入侵 ⑹在国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错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鄙陋) 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已:停止)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连接) C:去国怀乡(国:国家)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D: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一项是 : ( )
A:小惠未徧(通“遍”,遍及) 长跪而谢之曰(道谢) B:夸父与日逐走(竞跑,赛跑) 楚人怜之(可怜、怜惜 ) C:策之不以其道(驱赶) 一狼洞其中(打洞) D:方七百里(指面积)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前往)
陈涉世家(片段)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会天大雨。会: (2)度已失期。度:
(3)等死,死国可乎?死国: (4)楚人怜之。怜: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哪两个?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觉得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1(1)适逢,恰巧遇到 (2)估计 (3)为国事而死 (4)爱戴
2(1)全国人民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2)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陈胜是一位深谋远虑,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及很强的领导和组织才能的农民起义英雄。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楚人怜之 C:长跪而谢之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楚人怜之 C:长跪而谢之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楚人怜之(可怜) B:欲信大义于天下(相信)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 咨诹善道(询问) D: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凡三往,乃见(一般人)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箪食壶浆 (用箪盛) 楚人怜之(可怜) B:陟罚臧否 (善) 以头抢地耳(撞) C:由是感激 (激动) 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D:长跪而谢之 (道歉) 咨诹善道(询问)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人怜之(可怜) 长跪而谢之曰(道谢)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天)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托付) C:旦日,卒中往往语 (到处)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走) D:欲信大义于天下(信用) 以头抢地耳(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