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释文中加点词。

造 晏如

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3作者为什么对五柳先生“性嗜酒”以及他喝酒的经过进行详细描写?

1.2略

3柳先生在污浊的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很多愁苦,寄情于酒,使自己得到解脱;他“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表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先生不知何人也 B.置酒而招之

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遇其叱咄,色愈恭(《送东阳马生序》)

C.箪瓢屡空,晏也。D.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高祖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10.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B.

(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挡不住风和阳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10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为号焉

B.域民不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一战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8.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9.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答案:16.A 解析:A项,把;B、C、D三项均是“凭借”的意思。

17.(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18.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9.解析:根据陶渊明的处世经历与为人,结合第①段最后两句的自评和第②段的他评回答。

参考答案:仕途失意,内心痛苦,借酒浇愁,无奈中的消极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五柳先生传

[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0.(2分)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1分)

11.(2分)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

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2分,一句1分)

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饮辄尽,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8.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因长跪履之。

B.或置酒而招之 出淤泥不染

C.不戚戚贫贱 祗辱奴隶人之手

D.无怀氏之民欤 马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

20.五柳先生有哪些主要特点?(2分)

l         (3分)(1)指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2)往、到;(3)空寂。

l         (2分) A

l         (2分)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词句解释上作过分深究。

l         (2分)喜欢读书写文章;喜欢喝酒;安于贫穷,不慕荣利。(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五柳先生传》选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荣利( ) (2)性酒( )

(3)醉而退( ) (4)晏如也( )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8、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还能做到“晏如也”呢?(3分)

9、选段中谈到读书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6、(1)爱慕(2)爱好,嗜好(3)已经(4)安然自若的样子

7、(1)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8 、这充分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9、答案提示: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时所采用的两种态度和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表明了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醉,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这种方法体现出作者爱读书的境界,同时表现出一种学习态度,求广不求深,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广泛涉猎书籍,兼容并包有很大的意义。

文言文阅读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4.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5.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1、A  

2、(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3、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4、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__。

5、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为号焉B.域民不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一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4.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5.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1.A  

2.(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3.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4.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__。

5.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阅读《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饮辄尽( ) (2)性酒( )

(3)亲知其如此( ) (4)晏如也( )

2、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许 先生不知何人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B.、期 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

C.、会 每有宾客大宴

D.、之 或置酒而招又数刀毙

3、翻译下列句子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译文: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4、“好读书,不求甚解“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今天,句意有了什么变化?

5、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1、(1)去,往      (2)特别喜爱   (3)旧友

(4)安然自若的样子     

2、D

3、(1)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把(它)作为自己的号。(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答:文中意: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咬文嚼字。今意: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每问1分,意近即可。)

5、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有意,便欣然忘食(体会) 宅边有五柳树,因为号焉(用) B: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 造饮辄尽,在必醉 (往、到) C:既醉而退,曾不情去留(吝惜) 环堵萧,不蔽风日(这样) D:其言,兹若人之乎 (辈,同类) 衔赋诗,以乐其志(酒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